微信扫一扫 免费问律师
手机扫一扫 法律兜里装
隶属于军人违反职责罪
军人叛逃罪,是指军人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因反对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而出逃的;
2、掌握、携带军事秘密出境后滞留不归的;
3、申请政治避难的;
4、公开发表叛国言论的;
5、投靠境外反动机构或者组织的;
6、出逃至交战对方区域的;
7、进行其他危害国家军事利益活动的。
2025-09-23 13:36:10
律图吕梁 最近回复:
1.酒后无证逃逸分两种情况处理。未造成重大事故,酒后驾驶会暂扣驾驶证并罚款,无证驾驶和逃逸会被拘留、罚款,三项处罚会合并执行。2.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构成交通肇事罪。肇事后逃逸等恶劣情节,判三年到七年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3.逃逸者要担全责,对受害者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进行赔偿,像医疗费、误工费等都要赔。
2025-09-23 07:49:23
律图案源助手 最近回复:
法律分析:(1)轻微刮蹭别人车后离开,通常构成交通肇事逃逸。因为交通肇事逃逸的判定核心在于,发生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轻微刮蹭也不例外,只要主观有逃避责任故意且客观离开现场,就符合逃逸条件。(2)存在特殊情况可不认定为逃逸。若有证据能证明离开现场是合理的,像未察觉刮蹭,或者因紧急送医等特殊原因必须离开,并且事后及时联系警方说明情况,这种情况不构成逃逸。(3)逃逸后果严重。逃逸者会被认定负事故全部责任,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还可能面临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提醒:发生轻微刮蹭事故后,切勿直接离开现场,应积极处理。若有特殊情况需离开,要及时保留证据并联系警方说明,避免被认定为逃逸承担严重后果,不同情况对应处理方式有别,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9-20 14:26:08
惠州法务 最近回复:
开车致人重伤后逃逸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一般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为这种行为属于“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情形,《刑法》明确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等后果的,若有逃逸或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就适用此量刑区间。但最终量刑会结合多种具体案情判断。事故责任划分是重要因素,若肇事者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量刑可能偏重;伤者恢复情况也有影响,若伤者因逃逸延误治疗导致严重后遗症,量刑也会受影响。建议肇事者在发生事故后,立即停车救助伤者并报警,积极配合调查处理,承担应有的责任。司法机关在量刑时应全面考量各种因素,确保判决公平公正。
2025-09-20 02:21:17
湖南法务 最近回复:
1.开车撞死人后逃逸属于交通肇事逃逸。违反交规致重大事故,致人伤亡或财产损失,构成交通肇事罪。2.一般交通肇事犯罪,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肇事后逃逸或有恶劣情节,判三年到七年有期徒刑。3.因逃逸致被害人未获救助死亡,属“因逃逸致人死亡”。无此情况,逃逸判三年到七年;有此情况,判七年以上。
2025-09-19 21:34:07
律图天津 最近回复:
结论:酒驾逃逸致人死亡后自首,法院通常会在法定量刑幅度内从轻处罚,但一般不会低于七年有期徒刑,最终量刑结合具体案情判定。法律解析:依据法律,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一般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免除处罚。不过酒驾逃逸致人死亡情节严重,即便有自首情节,通常也不会低于七年有期徒刑。法院最终量刑时,会综合考虑案件具体情况,如犯罪嫌疑人悔罪表现、赔偿情况等。如果对酒驾逃逸致人死亡后自首的量刑等法律问题存在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准确解答。
2025-09-19 04:47:49
律图盐城 最近回复:
法律分析:(1)醉酒驾驶机动车单独就构成危险驾驶罪,会面临拘役并处罚金的刑罚。这体现了法律对酒驾行为的严厉打击,旨在维护公共交通安全。(2)当弃车逃逸还引发重大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时,性质就转变为交通肇事罪。该罪根据不同情形有不同量刑,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3)从行政层面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禁驾,这是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一种行政制裁。提醒:弃车逃逸加醉驾后果严重,发生此类情况务必尽快自首,积极配合调查和赔偿。不同案情处理方式有别,建议咨询以获精准分析。
2025-09-15 19:24:10
律图青海 最近回复:
法律分析:(1)酒驾撞死人后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该行为严重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对公共安全造成极大危害。(2)一般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会被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是对逃逸行为未造成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死亡情况的处罚。(3)若出现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结果,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此情形强调了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因逃避法律追究而导致被害人无法及时获得救助死亡。(4)在量刑时,法院会综合考虑案件具体情节,积极赔偿、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等情节会对量刑产生影响。提醒:酒驾撞人后切勿逃逸,应立即停车救助伤者并报警,积极配合处理。不同案件具体情节不同,量刑有别,建议咨询以获取更精准分析。
2025-09-15 05:16:20
鄂州法务 最近回复:
(一)发生事故后若有逃逸行为,要尽量收集对方也存在过错的证据,比如现场照片、视频、证人证言等,这样在责任认定时可能减轻自身责任。(二)一旦发生事故,不要选择逃逸,应积极配合交管部门调查,如实陈述情况,避免因逃逸导致现场变动、证据灭失而承担全部责任。《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一条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担全部责任:(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二)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当事人弃车逃逸以及潜逃藏匿的,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第一款第二项情形的,不予减轻。
2025-09-13 05:13:42
结论:法律无“恶意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罪”,但被执行人恶意转移财产逃避执行情节严重可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处罚依情节而定。法律解析:虽然法律未规定“恶意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罪”,但如果被执行人恶意转移财产逃避执行且情节严重,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犯此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单位要被判处罚金,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按相应规定处罚。司法实践里,情节是否严重或特别严重,要结合转移财产数额、给申请执行人造成的损失等多方面综合判断。若遇到此类法律问题或想了解更多相关法律知识,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9-12 07:45:13
律图青岛 最近回复:
结论:醉酒肇事逃逸无人员伤亡会受到刑事和行政两方面的严厉处罚。法律解析:从刑事角度,醉酒驾驶机动车属于危险驾驶罪,会被处拘役并处罚金,肇事逃逸情节在量刑时会被考虑。在行政方面,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约束至酒醒,普通机动车驾驶者会被吊销驾照,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能重新取得驾照;若驾驶的是营运机动车,吊销驾照后,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重新取得后也不能驾驶营运机动车。这表明,即便没有人员伤亡,醉酒肇事逃逸的违法成本也极高。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切勿醉酒驾车,更不能肇事逃逸。如果大家对相关法律问题存在疑惑,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赔付保障计划
系统全程透明
服务质量监管
一对一法律顾问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
城市推荐 热门律师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律师在线
今日解答
扫描二维码 更多惊喜等着您!
快速发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