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法罪名库 > 军人违反职责罪 > 战时临阵脱逃罪
  • 什么是战时临阵脱逃罪

    战时临阵脱逃罪,是指军人在战斗中或者在接受作战任务后,因贪生怕死、畏惧战斗,擅自逃离战斗岗位的行为。

    查看详细>>
  • 战时临阵脱逃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军人参战秩序。我军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坚强柱石,每一名军人都肩负着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我国《宪法》第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等。《国防法》第56条规定:“现役军人必须忠于祖国,履行职责,英勇战斗,不怕牺牲,捍卫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我国《内务条令》第12条规定,军人要宣誓做到“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军人战时临阵脱逃的行为,不仅直接造成了部队减员,严重扰乱军人参战秩序,而且动摇军心,涣散斗志,削弱部队战斗力,影响部队完成作战任务,将对作战造成多方面的严重危害。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临阵擅自逃离战斗岗位的行为。临阵是指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战场上或战斗中;另一种情况是指部队虽然尚未进入战斗,但已受领战斗任务,正待命出击的场合下。临阵的地区范围既包括陆地战区,也包括海上、空中战区。军人只有在战斗中或待命出击情况下逃离部队,才存在临阵脱逃问题;如果在平时逃离部队,情节严重,需追究刑事责任的,则应按《刑法》第435条规定的逃离部队罪处理。

    擅自逃离战斗岗位,是指行为人在没有得到指挥人员的命令或许可的情况下,擅自离开作战岗位的。无论行为人是完全离开部队或只是躲避在无危险之处,无论行为人是永远逃避兵役或只是临时逃避战斗,无论行为人在战斗岗位外逗留多长时间,均不影响本罪客观方面的成立。

    临阵脱逃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有作为与不作为两种形式。作为形式的临阵脱逃,是指行为人采取积极的方式实施逃避参加作战的行为,如正在与敌人作战时擅自撤出战斗,遇到敌人的攻击时逃离阵地等。不作为形式的临阵脱逃是指行为人采取消极的方式实施逃避参加作战的行为,如有意不随部队进入阵地,在执行作战任务时有意掉队等。不论临阵脱逃的具体表现形式如何,最终都是逃避参加作战,这是战时临阵脱逃罪的本质特征。临阵脱逃只是行为人为了逃避参加作战而离开岗位,通常并没有彻底地逃离部队。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体是所有军人,即《刑法》第450条所规定的所有人员。从司法实践看,犯战时临阵脱逃罪的,既有士兵又有军官,既有战斗人员又有非战斗人员,既有单独一人实施的,又有纠集数人甚至率领建制部队共同实施的。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为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逃避参加战斗将会对作战造成危害结果,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临阵脱逃的动机,较多的是贪生怕死、畏惧战斗,也有的是不顾大局保存实力。行为人只要不是出于积极的战术目的,如在攻防作战中有组织地退却,诱敌深入,或者在追遇战中为完成其他任务不与敌人恋战,而有意回避作战等,都应认定有临阵脱逃的主观故意。

    查看详细>>
  • 战时临阵脱逃罪的认定

    一、区分本罪与逃离部队罪的界限

    两罪在客观方面都表现为违反军人职责,逃离部队工作、战斗岗位的行为。

    二者区别:

    1、战时临阵脱逃罪的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是畏惧战斗、贪生怕死;逃离部队罪的在主观上是为了逃避兵役义务或其他个人目的。

    2、战时临阵脱逃罪的发生的时间、地点,只能在战时、战场上、战斗中或临战状态下;逃离部队罪则主要发生在平时,战时构成逃离部队罪的,也只是针对犯罪所处的时间而言。

    3、战时临阵脱逃罪只要行为人在战场上、战斗中或临战状求下,实施逃离战斗岗位的行为,即构成犯罪;逃离部队罪的一般是在行为人逃离部队的事实发生以后,且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

    二、区分本罪与擅离军事职守罪的界限

    1、战时临阵脱逃罪是战时犯罪,行为人有逃避参加作战的行为,但并不要求造成具体的危害后果,而擅离军事职守罪平时、战时都可以构成,战时犯罪则是加重处罚的条件,行为人是不履行指挥人员和值班、值勤人员的特定职责,而且必须造成严重后果。

    2、战时临阵脱逃罪是所有军人,属于军人违反职责罪的一般主体,而擅离军事职守罪是指挥人员和值班、值勤人员,属于军人违反职责罪中的特殊主体。

    3、战时临阵脱逃罪是故意犯罪,而擅离军事职守罪是过失犯罪。

    三、区分本罪与违令作战消极罪的界限

    战时临阵脱逃罪与违令作战消极罪侵害的客体都是军人参战秩序,犯罪动机上可能都是出于贪生怕死,畏惧战斗,而且都是在面临作战任务的情况下,客观环境很相似,在定罪上可能发生混淆。

    其主要区别:

    1、战时临阵脱逃罪表现为行为人已脱离岗位,没有继续参加作战,而违令作战消极罪表现为行为人虽仍在作战岗位上,但临阵畏缩,行动消极,以致造成了严重后果。如在我方阵地遭到敌人攻击时,行为人躲在掩体内不敢积极还击,或者在进攻敌人阵地时怕敌人反扑不敢大胆逼近敌人等,都不属临阵脱逃的行为,而是作战消极的行为。

    2、战时临阵脱逃罪是故意犯罪,而违令作战消极罪是过失犯罪。

    四、区分本罪与战时违抗命令罪的界限

    这两种犯罪都发生在战时,而且都有不执行命令的行为,容易发生混淆。其主要区别在于客观方面的行为特征有所不同。前者一般发生在已受领了具体的作战任务后,其不执行命令的行为必须表现为脱离岗位;而战时违抗命令罪一般发生在接受上级命令时,行为人公然抗拒执行上级的命令,但其行为并不需要采取脱离岗位的方式。在具体案件中出现这两种犯罪竞合时,如在遭到敌人进攻时违反上级坚守阵地的命令逃离阵地等,应按处理想象竞合犯的原则,以较重的罪名战时违抗命令罪定罪处罚。

    五、区分本罪与投降罪的界限

    这两种犯罪都可能出于贪生怕死的动机,而且都发生在战时,客观上又都存在脱离战斗、放弃抵抗的因素。其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通过脱离战斗岗位逃避参加作战的方法达到保全性命的目的;而投降罪是通过放下武器,屈服于敌人的方法达到保全性命的目的。如果在具体案件中出现犯罪竞合现象,如正在作战时行为人扔下武器逃往敌人的阵地,一般应以投降罪论处,但如果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则应以战时临阵脱逃罪论处。

    六、区分本罪与投敌叛变罪的界限

    两罪在客观上都表现为脱离革命队伍这一现实,区别点主要在于主观故意不同。战时临阵脱逃罪的主观方面是畏惧战斗、贪生怕死,投敌叛变罪则是为了投靠敌人、进行危害国家安全活动。如果行为人临阵脱逃是为了投奔敌人营垒,进行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则应以《刑法》第108条规定的投敌叛变罪论处。

    查看详细>>
  • 战时临阵脱逃罪的量刑标准

    战时临阵脱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查看详细>>
  • 战时临阵脱逃罪的立案标准

    《军人违反职责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第五条   战时临阵脱逃案

    1、战时临阵脱逃罪是指在战斗中或者在接受作战任务后,逃离战斗岗位的行为。

    2、凡战时涉嫌临阵脱逃的,应予立案。

    查看详细>>
  • 战时临阵脱逃罪的法条及司法解释

    《军人违反职责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第五条  战时临阵脱逃罪是指在战斗中或者在接受作战任务后,逃离战斗岗位的行为。

    凡战时涉嫌临阵脱逃的,应予立案。

    《刑法》第四百二十四条   战时临阵脱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查看详细>>

我要提问 提交

2025-04-03 20:57:09

债务人逃跑债权人该怎么办

律图朝阳区

律图朝阳区 最近回复:

(一)宣告失踪:当债务人逃跑且满足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等条件时,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宣告其失踪。之后其财产会由财产代管人管理,债权人就能要求代管人从失踪人财产里支付债务。(二)直接起诉:债权人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用公告送达的方式给债务人送传票,公告期满就视作送达。若债务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法院可缺席判决。判决生效后,债权人可申请强制执行债务人财产。(三)要求保证人担责:若债务有保证人,债权人可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来偿还债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十三条规定,财产代管人应当妥善管理失踪人的财产,维护其财产权益。失踪人所欠税款、债务和应付的其他费用,由财产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财产代管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失踪人财产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5-04-03 20:55:09

酒驾撞人逃逸怎么样量刑

律图滨州

律图滨州 最近回复:

(一)当酒驾致一人以上重伤且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时,构成交通肇事罪,一般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若有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情节,会被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三)要是因逃逸导致被害人死亡,会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四)酒驾还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面临吊销驾驶证等行政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5-04-03 18:41:18

酒后驾车肇事逃逸有什么处罚

律图河南法务

律图河南法务 最近回复:

(一)酒驾未达醉酒标准1.正常酒驾要暂扣驾驶证,还要交罚款。2.要是酒驾后肇事逃逸但没构成犯罪,会被拘留、罚款,吊销驾驶证,以后都不能再考。(二)酒驾达到醉酒标准1.醉酒驾驶涉嫌危险驾驶罪,会被处拘役并交罚金。2.醉酒肇事逃逸,导致他人重伤、死亡或让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交通肇事罪,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因为逃逸导致他人死亡,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且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以后不能再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2025-04-03 03:47:53

冲撞执法人员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律图山东

律图山东 最近回复:

冲撞执法人员是很严重的行为,涉嫌妨害公务罪。要是在这个过程中导致人重伤、死亡,那就得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来定罪处罚。而且肇事逃逸会加重处罚。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执法机关会马上展开调查。对于冲撞执法人员的行为,会依据具体情节判定是否构成犯罪以及犯罪的严重程度。在肇事逃逸方面,公安机关会全力去追捕逃逸者。要是被认定构成犯罪,那就要面临刑事处罚。通常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要是因为逃逸导致人重伤、死亡,会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逃逸者还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像赔偿执法人员以及相关受害者的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赔偿金等各项损失。建议当事人尽快去自首,如实交代自己的行为,这样能争取从轻处罚。因为自首可以让司法机关及时了解案件情况,也体现了当事人对自己行为的认识态度,在量刑时会作为从轻考量的因素。

2025-04-03 01:49:48

经济诈骗犯逃跑怎么判的

律图遵义

律图遵义 最近回复:

经济诈骗犯逃跑会加重处罚。原犯罪行为量刑是依据诈骗金额等情节来定的。数额较大时,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要是数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会被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还要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且要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而逃跑这一行为属于加重情节,司法机关会全力追捕。一旦将其抓获归案,就会在原量刑幅度基础上从重处罚。要是在逃期间又实施了其他犯罪行为,那就会数罪并罚,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综合量刑。总之,经济诈骗犯逃跑会受到更严厉的法律制裁,以此彰显法律对犯罪及逃避行为的严肃惩治。比如,如果一个经济诈骗犯原本诈骗数额较大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刑罚,因逃跑被抓获后,就会在这个量刑基础上加重处罚,可能会被判处更接近三年上限的刑罚,若还有其他犯罪行为,处罚会更重。

2025-03-31 12:45:19

我面临的是刑事案件还是行政案件?

杨凤瑜律师

杨凤瑜律师 最近回复:

您好,您可以详细描述您遇到的事件,以便帮您分析具体的法律关系,或者您可以来电咨询。

2025-03-31 12:09:54

临时工因自身原因受伤,雇主需要赔偿多少

朱小飞律师

朱小飞律师 最近回复:

你好,请问您这边咨询哪方面法律问题?

2025-03-30 12:25:58

交通事故导致一颗上切牙脱落,两颗上切牙折断构成伤残么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最近回复:

您好可就伤残咨询解答

2025-03-30 01:51:01

劳工合同尚未到期面临公司辞退如何应对

律图山东

律图山东 最近回复:

1.劳动合同未到期公司辞退,需按不同情形处理。合法辞退如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公司无需支付经济补偿;违法辞退时,员工有继续履行合同或获赔偿金的权利。2.若公司违法辞退,员工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若不要求或无法继续履行,公司按经济补偿标准二倍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算,不满六个月付半个月工资。3.解决措施与建议:员工遇到辞退情况,先和公司协商。协商不成,收集劳动合同、工资流水、辞退通知等证据,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权益。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