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法罪名库 > 渎职罪 > 放纵走私罪
  • 什么是放纵走私罪

    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法律规定,明知是走私行为而予以放纵,使之不受查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查看详细>>
  • 放纵走私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海关监管制度。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它依照我国《海关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主要从事监管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等海关业务。加强海关的管理,对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交往,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不仅纵容走私违法犯罪行为,破坏了海关监督秩序,使国家海关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受到严重干扰,还损害了国家机关特别是海关的威信。《海关法》第56条规定,海关工作人员放纵走私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或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

    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行为,首先必须是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的。所谓利用职务之便,是指利用职权或者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职权是指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利;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是指虽然不是直接利用职权,但是利用了本人的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

    放纵走私,是指海关工作人员为贪图财物、袒护亲友或者其他私情私利,对明知是走私行为而予以放纵的行为。情节严重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海关工作人员,出于徇私情、图私利的动机,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利用职权,对具有走私行为和走私犯罪的人故意包庇、放纵,对应该查处的不予查处、应该处罚的不予处罚、应该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的行为。徇私舞弊的方法,通常表现为搜集、制造提供假证据材料,篡改、毁灭证实真相的证据材料,歪曲事实,或者通风报信、私放、窝藏走私分子或者私放走私货物进出国(边)境等方法,纵容走私违法犯罪活动。需要注意的是,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的行为,一般只能发生在侦查或者查处阶段。

    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的行为只有在情节严重时才构成犯罪,所谓情节严重,是指:多次放纵走私;放纵多名走私行为人;放纵走私犯罪分子;放纵走私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施行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放纵走私犯罪的;

    (2)因放纵走私致使国家应收税额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

    (3)3次以上放纵走私行为或者一次放纵3起以上走私行为的;

    (4)因收受贿赂而放纵走私的。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海关工作人员。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徇私舞弊行为是违反有关法律规定的,明知自己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而对这种后果的发生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过失不构成本罪。至于行为人的犯罪动机是徇私,有的是为了贪图钱财等不法利益,有的是因碍于亲朋好友情面而徇私舞弊,有的是出于报复或嫉妒心理而徇私舞弊等。

    查看详细>>
  • 如何认定放纵走私罪

    (一)区分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如果行为人主观上不是明知,而是由于其业务知识、经验不足,或者是调查研究不够充分,工作作风不够深入,思想方法简单等造成认识偏颇而发生的错误行为,即使造成一定危害后果的,一般也不构成犯罪,如果情节严重或者造成重大后果而构成其他犯罪的,应以其他相应犯罪论处。

    (二)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且具有徇私目的

    如果出于过失,玩忽职守而致走私行为得以放纵,或者没有徇私目的,而滥用职权放纵走私的,则只有给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时才能构成犯罪,但也不是本罪,而是构成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等。

    (三)共同犯罪

    行为人如与走私犯罪分子相互勾结,利用职权为走私犯罪分子提供方便,构成犯罪的,则应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

    (四)区分本罪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界限

    存在以下明显的区别:

    1、主体不同。本罪主体仅限于海关工作人员;而后者则为行政执法人员,包括前者在内但比前者广泛得多。

    2、客观方面不同。本罪表现为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而后者则表现为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显然,本罪一般是纯正的不作为,即对走私行为完全不采取措施,予以放纵;后者则对走私行为作了处罚,只不过是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而未移交。

    3、对象不同。本罪对象为走私分子,既可以是具有走私行为但不构成走私犯罪的一般违法分子,又可以是走私犯罪分子;而后者则必须是走私犯罪分子,否则,即不可能构成其罪。

    查看详细>>
  • 放纵走私罪如何判刑

    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查看详细>>
  • 放纵走私罪的立案标准

    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放纵走私犯罪的;

    2、因放纵走私致使国家应收税额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

    3、放纵走私行为3起次以上的;

    4、放纵走私行为,具有索取或者收受贿赂情节的;

    5、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查看详细>>
  • 放纵走私罪法条及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

    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佝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放纵走私犯罪的;

    2.因放纵走私致使国家应收税额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

    3.3次以上放纵走私行为或者一次放纵3起以上走私行为的;

    4.因收受贿赂而放纵走私的。

    查看详细>>

我要提问 提交

2025-04-04 09:49:15

没有签合同辞职说走就走是不是给工资

最近回复:

(一)劳动者付出劳动,即便未签合同,用人单位也应支付工资,因为自用工之日起双方建立劳动关系,单位有支付报酬义务。(二)劳动者离职需按规定提前通知,正式员工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试用期员工提前三日通知,否则给单位造成损失要担责。(三)若单位以未提前通知拒付工资,劳动者可先协商,协商不成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该条表明只要存在实际用工,劳动关系就成立,用人单位需承担相应支付工资等义务。

2025-04-04 05:48:33

有过失放火罪立案需要什么条件

最近回复:

(一)对于可能涉及失火情况的个人或单位,若发现有上述规定情形发生,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如实提供相关情况和线索,配合调查。(二)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要注意用火安全,做好防火措施,避免因疏忽大意引发火灾,从而可能触犯失火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规定,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前款罪指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行为,这里明确了失火罪的相关刑罚。

2025-04-01 20:49:31

离婚女方逼男方放弃抚养权咋办

最近回复:

1.离婚时女方逼男方放弃抚养权,男方不应妥协,因为抚养权关乎子女利益,且父母双方对子女都有抚养教育权利义务,归属应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原则。2.解决措施和建议:男方遭遇女方逼迫时要保持冷静,不可冲动行事。若女方采用威胁、暴力等非法手段,男方应及时报警,借助警方制止女方不当行为,保障自身安全。在离婚协商或诉讼期间,男方需积极收集能证明自己更适合抚养子女的证据,像稳定的收入、良好的居住环境、能给予子女更多陪伴等方面的证据。若双方协商无法达成一致,男方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让法院依据双方具体情况对抚养权归属作出依法判决,以此维护自己和子女的合法权益。

2025-03-31 13:43:44

小孩在路边玩,不小心给别人放在路边的纱窗弄坏,现在人家要求赔偿

最近回复:

你好,双方协商解决.

2025-03-31 13:23:18

被私人借款起诉了,败诉了,没有执行能力,那会被法院拘留吗?是不是只要对方提出申请,就要被拘留

最近回复:

你名下无财产但有劳动能力,债权人可能申请“限制高消费”(如坐飞机、住星级酒店受限),但不同于拘留。

2025-03-31 13:07:07

五年前的案子 已经结案了,也判过刑了,为什么今天又把人抓走

最近回复:

五年前的案子已经结案且判过刑,如今又把人抓走,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发现新的犯罪行为如果此人在服刑期间、刑满释放后又实施了新的犯罪活动,公安机关有权对其重新拘留并展开调查。另外,若发现其在之前案件侦查时存在未被查处的犯罪行为,也会再次将其带走处理。比如在之前的盗窃案判决执行完毕后,又发现其曾参与过一起诈骗案件。存在未追究的同案犯情况在五年前的案件办理时,可能因证据不足或其他原因,部分涉案人员未被起诉或立案。但后续随着调查深入或有新证据出现,发现需要追究这些人员的法律责任,那么他们就会被抓捕。假释或缓刑期间再犯罪如果该人员当初被法院判决假释或缓刑,在考验期内犯有新罪或被发现存在未判决的其他罪行,将会被撤销假释或缓刑,并重新执行原判刑罚。撤销不起诉或不予立案决定若案件最初因检察院不予起诉或公安不予立案而结案,但后续发现新的证据或情况,符合重启案件的条件,相关犯罪嫌疑人仍会被抓捕。执行相关问题案件虽然结案并判刑,但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发现被执行人存在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会启动恢复执行程序。若被执行人故意阻挠执行工作,法院有权依据相关法规,对其施以罚款或拘留等处罚措施;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触犯刑法,面临刑事追责。如果家属对抓人原因不清楚,可以向执行抓捕的公安机关进行询问,了解具体情况,公安机关在采取行动时,会依法告知被带走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2025-03-31 12:55:04

租地合同只签3人,证明其他内部股东有份,怎样证明才有法律生放

最近回复:

你好,这个情况是可以签订协议

2025-03-31 11:25:10

想离职公司不放人

最近回复:

提前三十天告知,不需要公司同意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