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法罪名库 > 渎职罪 >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行政执法机关的正常执法活动。行政执法机关担负着执行法律、法规,管理国家、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的职责,享有法律授予的行政处罚权、行政裁决权。

2、主体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是行政执法人员,具体是指行政机关中直接履行监管、处罚、稽查等执法职责的人员。

3、客观要件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

(1)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即行政执法人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明知违法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而不移送。

(2)情节严重。不移交行为只有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犯罪。

4、主观要件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而故意不移交。如果行为人主观上不是明知,而是出于其业务知识、经验不足,工作作风不够深入等原因造成认识偏颇而发生的错误行为,即使造成一定的危害后果,一般也不认为是犯罪。

我要提问 提交

2025-07-06 22:41:01

公款私用怎么处理最好

最近回复:

法律分析:(1)公款私用在不同情形下处理方式不同。数额较小且及时归还的,可进行内部处理,这体现了对情节较轻行为的相对宽容处理,以教育和纪律约束为主。(2)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或用于营利活动、非法活动的,就涉嫌挪用公款罪。这是因为此类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款的使用权和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损害了公共利益。(3)若构成犯罪,主动坦白并积极退还全部公款及孳息,可争取从轻处罚。这是法律给予犯罪者改过自新的机会,鼓励其主动承担责任。(4)单位发现公款私用后,应及时调查,涉及犯罪的要向司法机关报案并配合调查。这有助于维护单位的正常运营和法律的公平执行。(5)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加强监督是预防公款私用的重要措施,能从源头上减少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提醒:公款私用风险大,单位应加强监管,个人勿触碰法律红线,情况复杂时建议咨询以获专业分析。

2025-07-05 18:46:21

银行人员私自放贷怎么处理

最近回复:

结论:银行人员私自放贷符合特定情形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受害者可投诉举报及通过民事诉讼维权。法律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造成重大损失,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一万到十万元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到二十万元罚金,向关系人发放贷款还会从重处罚。若遇到银行人员私自放贷情况,受害者可向银行内部监管部门、银保监会等投诉举报,要求银行追回贷款并赔偿损失。因私自放贷受财产损失的,还能通过民事诉讼要求银行及责任人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您遇到类似法律问题,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得更精准有效的法律帮助。

2025-07-04 05:33:41

私人企业员工吃回扣怎么处理最好

最近回复:

结论:私人企业员工吃回扣,金额小未达刑事立案标准,企业按内部规章制度处理并要求返还款项、赔偿损失;金额大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企业可报案,员工会面临刑事处罚,企业应完善监督机制预防此类行为。法律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针对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受贿的规定。当私人企业员工吃回扣金额较小时,未触及刑事犯罪标准,企业依据内部规章制度进行警告、记过等处理是合理且合法的,同时企业作为利益受损方,有权要求员工返还不当得利和赔偿损失。而当回扣金额较大时,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企业向公安机关报案后,司法机关会依法追究员工刑事责任。为避免此类情况发生,企业完善监督机制、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很有必要。若遇到员工吃回扣等类似法律问题,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获取具体解决方案。

2025-07-03 13:55:58

员工私自收取客户现金怎么处理

最近回复:

结论:员工私自收取客户现金,公司可依规章制度处分,造成损失可要求赔偿,涉嫌犯罪可报案追究刑责,处理时要保留证据并遵循法定程序保障员工权益。法律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公司有制定规章制度的权利,若规章制度明确禁止员工私自收款并规定了处罚措施,公司可据此对员工进行处分。当员工的行为给公司带来损失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公司作为受损方有权要求员工赔偿损失。而若员工的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侵占罪等犯罪的构成要件,公司可向公安机关报案。在处理此类事件过程中,保留证据是为了保证处理结果的合法性和公平性,遵循法定程序和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则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如果您在处理类似员工问题时遇到法律难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确保处理方式合法合规。

2025-07-02 13:30:49

私写协议法院认可吗

最近回复:

私写协议若满足法定有效条件,法院大多会认可。协议双方得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像能清楚自己行为后果。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签的协议可能有问题。意思表示要真实,没欺诈、胁迫等情况,双方是真心按协议内容达成一致。协议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强制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违法犯罪约定肯定无效。符合这些,私写协议也有效,打官司时法院会认可并裁判。

2025-07-01 23:16:51

如何认定私分罚没财物罪应当怎样量刑

最近回复:

(一)对于司法和行政执法机关而言,要建立严格的财物管理制度,明确罚没财物必须及时、足额上缴国家,杜绝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的情况发生。(二)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法律培训,提高法律意识,让其清楚私分罚没财物行为的违法性和严重后果。(三)设立监督机制,鼓励内部人员和社会公众对私分罚没财物的行为进行举报,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5-07-01 15:26:59

侵犯隐私权赔偿多少钱

最近回复:

侵犯隐私权赔多少钱得综合好多因素来定。首先,侵权人犯错的程度很重要,如果是故意去侵犯别人隐私,那赔的钱可能就比较多。侵害的办法、在啥场合干的、行为方式这些具体情况也得考虑。造成啥后果也关键,像有没有把被侵权人折磨得精神特痛苦,或者名誉搞坏了。另外,侵权人赚了多少钱,还有被侵权人因为阻止侵权花了多少合理的费用,这些都得算进去。法律没规定一个统一的赔偿数额标准。一般精神损害抚慰金少则几千元,多则好几万。要是因为隐私被侵犯,让被侵权人有了物质损失,比如因为隐私被公开,工作受影响收入减少了,侵权人也得赔。到底赔多少,得看每个案子的实际情况,法院会根据相关证据和法律规定来决定赔多少。反正就是每个案子都不一样,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法院会公平地根据各种情况来裁量赔偿数额。

2025-06-30 21:22:19

离婚案件徇私舞弊怎么判

最近回复:

(一)若发现司法工作人员在离婚案件中有徇私舞弊行为,当事人可收集相关证据,向该工作人员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监察机关进行举报。(二)若其他人员伪造证据干扰司法秩序,当事人应及时向法院反映,由法院根据情况处理,必要时可追究其刑事责任。(三)当事人自身要严格遵守法律,不参与干扰司法秩序的行为,以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5-06-29 06:27:38

不抚养私生子算遗弃吗

最近回复:

法律分析:(1)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权利平等,父母对其有抚养教育的法定义务,拒绝履行此义务可能构成遗弃。(2)当父母有抚养能力却拒绝抚养,且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便构成遗弃罪。情节恶劣包括致使子女重伤、死亡,让子女流离失所,遗弃中打骂虐待子女等情况。(3)若父母是因经济困难、突发重大疾病等客观原因无力抚养,则通常不认定为遗弃行为。(4)发现不抚养私生子情况,可先协商,协商不成可起诉要求支付抚养费,构成犯罪的可追究刑事责任。提醒:遇到不抚养私生子问题,需区分是主观拒绝还是客观无力,不同情况处理方式不同,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2025-06-28 16:22:47

诈骗取保候审后还移交检察院吗

最近回复:

(一)若你是犯罪嫌疑人,要遵守取保候审规定,积极配合侦查工作,争取良好表现。(二)若你是受害者,要及时与公安机关沟通,了解案件侦查进展。(三)不管哪一方,都可以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法律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同时将案件移送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的,应当记录在案,随案移送,并在起诉意见书中写明有关情况。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