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提交员工劳动仲裁证据
在员工劳动仲裁中,提交证据需遵循一定程序。首先,要在仲裁规定的举证期限内提交。一般仲裁委受理案件后会指定举证期限,当事人应在此期限内提供。
证据通常需提交原件,确有困难提交复印件的,要与原件核对无异。同时,要对证据进行分类编号,制作证据清单,注明证据名称、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等。
提交时,可直接向仲裁委提交纸质证据,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副本。也可通过邮寄等方式提交,并保留好邮寄凭证。
若证据较多,可制作证据目录,按目录顺序装订成册提交。
另外,对于电子数据等特殊证据,要确保其真实性、完整性和关联性,可通过公证等方式固定证据,以便更有效地在劳动仲裁中提交,支持自身主张。
二、提交员工劳动仲裁证据有哪些法律风险
提交员工劳动仲裁证据主要存在以下法律风险:
证据失权风险: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仲裁委员会可指定举证期限,若员工逾期提供证据,仲裁委可能不予组织质证,导致该证据不被采纳。
证据虚假风险:提供虚假证据是严重违法行为。一旦被认定提供虚假证据,不仅仲裁请求可能被驳回,还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面临罚款、拘留等处罚。
证据证明力不足风险:证据需具备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才有证明力。若证据存在瑕疵,如证人与员工有利害关系、书证有涂改痕迹等,会削弱证明力,无法支持仲裁请求。
侵犯他人权益风险:收集证据时若侵犯他人隐私权、商业秘密等合法权益,不仅证据可能被排除,员工还需承担侵权责任。
三、员工劳动仲裁证据提交不被认可咋办
若员工劳动仲裁证据提交不被认可,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应及时与仲裁员沟通,了解证据不被认可的具体原因,比如证据形式不合法、缺乏关联性等。若因证据形式问题,如书证未提供原件,可尽快补充提交原件。
若证据关联性不足,可收集其他能与之相互印证的证据形成证据链。比如主张加班工资,原有的考勤记录不被认可,可补充同事证言、加班时与工作相关的邮件、聊天记录等。
若对仲裁员关于证据的认定有异议,在仲裁程序中可依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规定,在适当环节阐述理由,争取重新认定。若仲裁结果仍不理想,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阶段进一步举证和说明,由法院对证据的证明力进行审查判断。
在探讨如何提交员工劳动仲裁证据时,我们也需关注与之紧密相关的问题。一方面,证据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即便提交了证据,若不符合法定要求,可能不被仲裁委采纳,比如证人证言需证人出庭作证才更具效力。另一方面,证据的补充时间也有规定,若在规定时间外补充证据,可能面临不被接收的风险。当你为如何提交员工劳动仲裁证据而苦恼,或者对证据有效性、补充时间等问题有疑问时,别让困惑阻碍维权之路。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解惑,助力你在劳动仲裁中顺利维权。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