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伤赔偿 > 工伤纠纷 > 工伤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打官司

工伤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打官司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07 · 2165人看过
导读:当用人单位不给认定工伤时,劳动者或其近亲可通过行政诉讼确定工伤认定。工伤认定后,若双方在赔偿金额上协商无果,可通过民事诉讼确定具体赔偿数额。若用人单位不支付工伤待遇,劳动者可通过诉讼迫使用人单位履行支付义务。若对工伤认定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满,可提起行政诉讼撤销或更改认定。协商不成时,打官司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关键。
工伤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打官司

一、工伤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打官司

1.要是用人单位不给认定工伤,可别着急。劳动者或者其近亲觉得是工伤的话,那就得走行政诉讼这条道儿,把工伤认定给确定下来。

2.工伤认定之后,如果在赔偿的钱数上双方差距老大老大的,怎么商量都不行,那就得靠民事诉讼来算出具体该赔多少。

3.要是用人单位就是不掏工伤待遇的钱,劳动者可不能忍,得用诉讼的办法逼着用人单位履行支付的义务。

4.要是对工伤认定的那个具体行政行为不满意,比如觉得认定的程序不对劲儿啥的,就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让人家把认定给撤销或者改改。

总之,一旦工伤赔偿之类的事儿协商不拢了,打官司就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关键办法。

二、工伤赔偿协商无果是否必须打官司

工伤赔偿协商无果,并非必须打官司。除诉讼外,还有行政复议、劳动仲裁等途径。

若对工伤认定结论、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若涉及劳动争议,可申请劳动仲裁,这是处理劳动纠纷的前置程序,当事人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打官司即进行民事诉讼,这是最后的救济手段。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相比之下,行政复议和劳动仲裁更高效便捷,成本也较低,建议优先考虑。

三、工伤打官司需满足哪些法律规定条件

工伤打官司需满足以下条件:

仲裁前置:需先经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才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主体适格: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工伤官司中,原告一般是受工伤的劳动者或其近亲属。被告则是用人单位。

有明确的被告:要清楚指出用人单位的准确信息,包括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诉讼请求要明确,比如要求赔偿的具体金额等;事实和理由需围绕工伤发生的经过、与用人单位的关系等阐述。

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一般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当我们探讨工伤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打官司时,除了常见的双方对工伤认定有争议外,还有其他关键情形。比如单位拒不支付工伤赔偿费用,或者对赔偿金额存在巨大分歧。在这种状况下,打官司就成为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途径。打官司不仅能明确责任归属,还能确保应得的赔偿得以落实。如果你在工伤处理过程中,遇到类似单位不配合赔偿或赔偿谈不拢的情况,对打官司的流程、证据准备等方面存在疑问,不要慌张。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将为你详细解答,助力你妥善处理工伤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网站地图
更多

工伤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工伤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