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法罪名库 > 扰乱公共秩序罪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
  • 什么是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是指故意煽惑、挑动群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

    查看详细>>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秩序。所谓行政法规的实施,指法律、行政法规在社会生活中的贯彻。法律、行政法规是我国法律渊源效力等级比较高的两个层次。法律,在本罪中仅指狭义的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基本法律,是指规定和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社会关系的法律。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

    煽动,即煽惑、鼓动,是指以鼓动性言语或文字劝诱、引导促使他人去实施犯罪活动的行为。煽动的方式,包括用语言、文字、图形等,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或者利用演说、张贴、散发、邮寄等形式,煽惑、鼓动群众以暴力方式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

    本罪所指群众,一般应理解为三人以上的特定的或不特定的多数人,也就是说煽动的对象至少是二人,否则不构成本罪。实践中掌握被煽动的 "群众",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宜机械地以人数多少衡量,应强调从被煽动人的范围和煽动行为指向对象上进行判断。如果行为人煽动一两个人去暴力抗拒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被煽动的人构成本罪,而原先的煽动者不构成本罪。如果原先煽动的人煽动的目的在于诱起他人产生的煽动暴力抗拒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犯罪意图,则应根据《刑法》第29条以教唆犯论处。

    暴力,是指用武力或者其他强制性手段; "抗拒",指抵抗拒绝,即故意不遵守法律、行政法规,违反公民的守法义务,并公然对抗并拒绝法律、行政法规的强行性施行。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本罪主体。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目的,即行为人实施煽动行为,其目的在于混淆视听,蛊惑人心,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

    查看详细>>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认定

    (一)本罪与煽动分裂国家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界限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侵犯的客体不同,后二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安全;

    二是煽动的内容不同;

    三是对犯罪主观方面的要求不同,后二罪一般要求行为人有危害国家安全的目的。

    如果以煽动暴力抗拒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为方式,其根本目的在于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的,应按想像竞合犯的原则从一重处断,因而应适用煽动分裂国家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二)本罪与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界限

    主要表现为:

    一是侵犯的客体不同,后者侵犯的客体是民族平等和民族闭结;

    二者煽动的内容不同,三是主观力而不同,后罪一般以激起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为目的。

    如果以煽动暴力抗拒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的方式,其根本目的在于激起民族仇恨、民族歧视,应按想像竞合犯的原则从一重处断,以煽动民族仇恨、武族歧视罪定罪处罚。

    (三)本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

    《刑法》第277条   妨害公务罪   第一款“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执行职务的”和第四款“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的,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是妨害公务罪的两种客观表现。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是通过行政执法人员、司法人员履行公务来进行的,因而阻碍其公务执行也可看作阻碍法律、行政法规实施。但本罪所针对的不是具体的公务行为,而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再者,两罪的客观表现不同,后者表现为行为人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或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职务或履行职责。

    如果行为人在煽动特定的多数人暴力抗拒法律、行政法规实施时,在煽动的具体内容中又有以暴力等方法阻碍公务行为的,应以想像竞合犯依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定罪处罚。

    查看详细>>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量刑标准

    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查看详细>>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立案标准

    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应当立案。

    本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无论群众是否听信其煽动,是否实际上造成危害后果,都应当立案追究。

    查看详细>>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法条及司法解释

    暂无相关数据!

    查看详细>>

我要提问 提交

2025-03-30 00:26:56

肇事逃逸拒不赔款怎么处理

最近回复:

遇到肇事逃逸还不赔款的情况,受害人先报警,让交警确定事故责任,拿到责任认定书,这可是关键材料。要是逃逸构成犯罪,就得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赔偿环节,先和对方谈,谈不拢就去法院起诉。打官司得准备好责任认定书、医疗花费单据、财产损失证明等证据,明确损失和责任。法院会依法审理判决。要是肇事方不执行判决,受害人在规定时间申请强制执行。法院能查、冻、扣其财产,还能限制出境、列入失信名单,逼他赔偿。

2025-03-28 12:36:45

拒绝增加抚养费要怎么做

最近回复:

你好,具体法律问题建议详询咨询解答!

2025-03-28 01:21:38

捏造事实提起诉讼是诈骗罪吗

最近回复:

通常,捏造事实打官司不算诈骗罪,反倒可能是虚假诉讼罪。我曾接触类似案件例子,印象深刻。诈骗罪是为非法占有财物,靠编瞎话或隐瞒实情骗钱,关键在骗财。虚假诉讼罪是拿编造的事打民事官司,干扰司法秩序或严重损害他人权益,主要危害司法秩序。要是借此非法占有财产或逃债且符合诈骗罪条件,按重的规定定罪重罚。认定要综合多方面。涉嫌的话,赶紧收集证据找专业律师。

2025-03-25 09:14:37

明明是事实没有证据怎么办

最近回复:

在法律事务里,光讲事实没证据,风险可不小。自己得先努力找证据,像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这些。书证像合同、信件;物证得是和事实有关的东西;视听资料包含录音录像。也能请证人帮忙。证人得清楚相关事实,还得有作证的能力。要是因为客观原因,像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自己没办法收集证据,能向法院申请帮忙调查。庭审时得把事实讲清楚,逻辑清晰、细节到位,让法官相信。不过记住,就算事实是真的,没有效证据,也可能要承担不好的后果。

2025-03-23 19:19:56

怀孕6个月可以拒绝加班吗

最近回复:

怀孕6个月的女职工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拒绝加班。法律虽明确禁止安排怀孕7个月以上女职工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但怀孕6个月女职工若因身体原因,同样有拒绝的权利。具体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1.若怀孕6个月女职工身体不适,可凭借医疗机构开具的证明,向单位说明情况,合理拒绝加班要求。2.若用人单位强制怀孕女职工加班,女职工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3.女职工自身应增强法律意识,了解自身在孕期享有的合法权益,遇到不合理要求时,积极主动维护自身权益。

2025-03-23 15:58:43

成年子女是否有权拒绝搬离父母家

最近回复:

您好,父母可以要求成年子女搬离,子女也有权选择是否遵从

2025-03-23 15:16:50

法拍房中介预交调查费拒绝退还。有合同,但是不是很明白

最近回复:

你好,我们律师跟您联系

2025-03-23 14:28:58

事实婚姻认定标准是怎样的,想了解事实婚姻的认定需要哪些条件?

最近回复:

您好,这个有时间界限 1.?1994年2月1日之前: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如达到法定婚龄、自愿、无配偶、非近亲等),且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同居生活,群众公认其为夫妻的,可认定为事实婚姻,受法律保护。 2.?1994年2月1日之后:无论同居多久、是否育有子女,未办理结婚登记的一律按同居关系处理,不承认事实婚姻效力。

2025-03-23 14:28:12

事实婚姻期间,男方出轨

最近回复:

你好,不存在事实婚姻,如果没有领取结婚证,就是男女朋友关系

2025-03-23 14:27:03

开设赌场罪,赌场盈利14万,个人实际获利2万,怎么判

最近回复:

需要律师联系我,带着资料来律所面谈咨询,办理委托手续。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