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醉驾 > 认定为醉酒驾驶谁能保?

认定为醉酒驾驶谁能保?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2.03.28 · 4112人看过
导读: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据案件情况,可以拘留或者保释。对符合保释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对违反保释、监视居住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醉酒驾驶谁能保,刑事诉讼法规定,被羁押犯罪嫌疑人,如果其近亲属,法定代理人,聘请的律师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公安机关应当在7日内做出答复,如果犯罪情节恶劣,性质严重,一般公安机关不会同意取保,取保候审应当是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

醉酒驾驶涉嫌危险驾驶罪,依法可处拘役罚金,因此,从刑法规定的缓刑适用条件上看,是可以取保候审的。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申请取保候审的,应当书面提出。公安机关接到申请后应当在七日内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答复。同意取保候审的,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手续;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但是,危险驾驶罪为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性质比较严重,且刑罚处理低,为了打击这类犯罪,给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一定的教训,一般不会同意取保候审。涉嫌危险驾驶从刑事拘留到法院审判一般就一个月时间,如果刚刚拘留你可以家属或请律师申请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并不会影响量刑。经过刑事审判,生效判决确定成立危险驾驶罪的,会被判处拘役并处罚金。取保候审的期间不会折抵拘役的刑期。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3、法律依据《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前款规定的“道路”“机动车”,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综上所述,醉酒驾驶谁能保,取保候审的罪犯应当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怀孕或者哺乳期妇女,羁押期满,没有结案,患有严重疾病,其近亲属或者法定代理人委托的律师可以取保候审,取保候审,应当由公安机关执行,如果犯罪情节恶劣,不能取保候审。

延伸阅读:
有法律问题?北京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展开全文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

醉驾热门文章

  •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处拘役,并处罚金。
    1575873次阅读2022.07.28
  • 与被查处的机动车驾驶人一起饮酒,没有履行劝阻义务的人员,公安机关一律依法进行询问,并通过技术手段甄别其是否也存在酒驾行为,如果存在,依法追究其责任。如果没有酒驾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应尽到劝阻饮酒后驾车而没有履行的,将当事人通报其所在单位。
    67128次阅读2022.03.28
  • 酒驾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6652次阅读2022.03.28
  • 机动车驾驶人员血液、呼气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可以判定为酒后驾驶;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为醉酒驾驶,处拘役,并处罚金。
    1575720次阅读2022.03.28
  •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处所谓“发生重大事故”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766832次阅读2022.03.28

想获取更多交通事故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交通事故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