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法罪名库 > 危害国家安全罪 > 叛逃罪
  • 什么是叛逃罪

    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

    查看详细>>
  • 叛逃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安全,即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

    首先,必须是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危害了国家安全的,才构成犯罪。若不是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也没有危害国家安全的,则不能构成犯罪。

    其次,必须是擅离岗位叛逃,没有离开自己工作岗位的,不可能成为叛逃行为。

    第三,要有叛逃行为,包括两个方式:一是在境内履行公务期间叛逃至境外,二是在境外履行公务期间叛逃。

    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是指在境内实施背叛国家、逃往境外或者在境外实施背叛国家的出逃行为。具体表现就是国家工作人员在境内或者境外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而且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造成了危害。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中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军人叛逃的构成军人违反职责罪)。从中国国情以及犯罪的实际情况考虑,中国共产党的各级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级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也应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叛逃行为会发生危害国家安全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查看详细>>
  • 叛逃罪认定

    一、本罪与背叛国家罪区别

    逃罪表现为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也具有背叛国家的性质,但是叛逃罪和背叛国家罪有很大区别,主要表现是:犯罪主体的不同。本罪主体必须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背叛国家罪主体只要为跨国公民即可。在客观方面也有所不同。本罪客观行为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与行为;而背叛国家罪则表现是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及安全的行为。

    二、本罪与军人叛逃罪区别

    主体不同。一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个是军人。

    三、本罪与偷越国(边)境区别

    犯罪目的不同,主体身份不同。犯叛逃罪与偷越国(边)境的,属于吸收犯。

    四、本罪与投敌叛变罪区别

    所谓投敌叛变罪,是指投奔敌人营垒并为其效劳,或者在被捕、被俘后,投降敌人的行为。投敌叛变罪、叛逃罪都具有背叛国家的性质,但是二者却有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第一,犯罪主体不同。本罪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投敌叛变罪的主体是中国公民。

    第二,在客观方面不同。本罪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投敌叛变罪则表现为投奔敌人营垒或者投降敌人的行为。

    二者区别的关键是本罪只是叛逃到境外,却不是投靠敌人;而投敌叛变罪则主要是投靠敌人,并有变节行为,却不一定是投奔境外的敌人。

    查看详细>>
  • 叛逃罪量刑标准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依照上述规定从重处罚。

    3、犯本罪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查看详细>>
  • 叛逃罪立案标准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应予以立案追诉。

    查看详细>>
  • 叛逃罪法条及司法解释

    《国家安全法》第四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进行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本法所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是指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的,或者境内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的下列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一)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二)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

    (三)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

    (四)策动、勾引、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

    (五)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破坏活动的。

    查看详细>>

我要提问 提交

2025-03-25 18:16:36

多人寻衅滋事致人死亡逃逸后被抓怎么判

最近回复:

多人寻衅滋事致人死亡且逃逸后被抓,这种情况确实性质恶劣且通常会超出寻衅滋事罪的界定,转化为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进行认定,这是基于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和主观恶性来考量的。为应对此类犯罪情况,有以下建议:1.司法机关应严谨调查案件细节,准确认定犯罪性质,依据证据判定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还是故意杀人,确保罪名认定精准。2.清晰区分共同犯罪中的主从犯。全面审查各犯罪嫌疑人在犯罪过程中的行为、作用等,合理认定主从犯,做到罪责相适应。3.严格审查犯罪嫌疑人是否存在从轻、减轻或从重情节。对于自首、立功等情节要予以核实认定,对于有前科的依法从重处罚,让量刑公平合理,实现司法公平正义。

2025-03-25 02:16:07

肇事逃逸刮车了怎么处罚

最近回复:

刮车后肇事逃逸未构成犯罪,后果严重且责任明确。逃逸者不仅面临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的处罚,还会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禁驾,同时要承担事故全部责任,赔偿对方车辆维修等直接财产损失。若有交强险,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赔偿,商业险一般拒赔。若造成公共设施等其他损失,也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1.发生刮车事故后,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积极与对方协商解决或报警处理,避免逃逸行为。2.平时要购买足额保险,了解保险条款,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得到合理赔偿。3.增强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认识到肇事逃逸的严重后果,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2025-03-24 22:07:17

酒后肇事逃逸致人受伤怎么处理

最近回复:

1.酒后肇事逃逸致人受伤处罚因伤者伤情而异。若为轻伤,肇事逃逸者负事故全责,需承担民事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还会面临吊销驾驶证且终生禁驾、15日以下拘留和罚款的行政处罚。2.若伤者重伤,肇事逃逸者涉嫌交通肇事罪。酒后驾车致一人以上重伤并逃逸,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3.建议肇事逃逸者主动投案自首,积极赔偿伤者,争取从轻处罚。这既能体现悔意,也有助于减轻法律责任,同时对伤者的及时救治和权益保障也有积极意义。

2025-03-24 07:27:02

把车蹭了逃逸怎么处理

最近回复:

车蹭后逃逸,这是交通事故逃逸行为。情节轻没构成犯罪,交管部门会罚款二百到二千元,还能拘留十五天以下,逃逸方得担事故全责,赔偿车辆维修等费用。要是逃逸构成犯罪,像导致人员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会被追究刑责,判三年以下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恶劣,判三到七年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判七年以上徒刑。并且,逃逸者得承担民事赔偿。建议尽快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2025-03-23 23:18:25

酒驾逃逸后怎么判缓刑期

最近回复:

1.酒驾逃逸可能涉及危险驾驶罪或交通肇事罪,不同罪名量刑不同,构成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构成交通肇事罪依情节量刑。适用缓刑需满足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对所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2.若酒驾逃逸后果轻微,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或无人员伤亡,有可能处拘役并适用缓刑。但造成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通常难以适用缓刑。3.解决措施与建议:驾驶者应杜绝酒驾,避免逃逸。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停车积极救助伤者并配合调查。司法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要结合证据和情节综合判断,确保法律适用公平。

2025-03-23 13:43:53

正常标准,肇事逃逸,标准赔多少?

最近回复:

你好 交通肇事赔偿和别的赔偿一样 只是逃逸保险公司会拒赔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