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仲裁 > 劳动仲裁中举证责任是如何划分

劳动仲裁中举证责任是如何划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02 · 1354人看过
导读:劳动仲裁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如下:一般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当事人需为自身主张提供证据,如劳动者主张加班工资要证明加班事实;部分情况实行用人单位举证责任倒置,其对掌握管理的证据有提供义务,如劳动者主张被违法辞退,单位要证明辞退合法;双方都无法举证时,仲裁委依公平和诚信原则确定。建议劳动者收集保管工作证据,用人单位规范管理、积极举证。
劳动仲裁中举证责任是如何划分

一、劳动仲裁举证责任是如何划分

1.劳动仲裁中通常按“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分配举证责任,当事人对自身主张要提供证据,如劳动者主张加班工资就需证明加班事实。

2.部分情况实行用人单位举证责任倒置,与争议有关且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证据,用人单位有义务提供,不提供则承担不利后果,像工资支付凭证、考勤记录等。例如劳动者主张被违法辞退,用人单位要证明辞退合法。

3.若双方都无法举证,仲裁委依据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结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确定举证责任。

解决措施和建议:劳动者平时注意收集和保管与工作相关的证据,如加班记录、工资条等。用人单位应规范管理,妥善保管各类证据,遇到劳动争议时积极举证。

二、劳动仲裁中无法举证会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在劳动仲裁中,无法举证可能面临不利法律后果。依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仲裁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若劳动者无法举证证明劳动关系存在、工资数额、加班时长等自身主张的事实,仲裁委可能不支持其相应仲裁请求。比如,劳动者主张加班工资却不能提供加班证据,该请求很可能被驳回。

若用人单位无法举证证明已按照法律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如无法证明已支付工资、已提供劳动保护等,需承担不利后果。例如,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已支付经济补偿,仲裁委可能裁决其支付。

总之,无法举证会使主张缺乏事实支撑,导致仲裁请求不被支持。

三、劳动仲裁里用人单位举证责任有哪些

在劳动仲裁中,用人单位负有多项举证责任:

劳动合同相关:需提供与劳动者签订的书面劳动合同,证明双方劳动关系的建立时间、期限、工作内容等约定。若未签订,用人单位要承担不利后果。

工资支付:应提供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包括工资发放时间、金额、方式等,以证明足额、按时支付工资。

考勤记录:提供劳动者的考勤记录,如打卡记录、排班表等,以证明劳动者的出勤情况。

规章制度:若依据单位规章制度处理劳动者,需举证该制度内容合法、制定程序民主且已向劳动者公示。

解除劳动关系:若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要证明解除行为合法,有法定或约定的解除事由及依据。

用人单位若不能履行上述举证责任,可能承担不利仲裁结果

当探讨劳动仲裁中举证责任是如何划分时,除了明确基本的举证责任分配,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问题值得关注。比如,在用人单位掌握关键证据却拒不提供的情况下,劳动者的权益如何保障。根据法律规定,此时用人单位需承担不利后果。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劳动争议,像加班工资争议,劳动者举证加班事实存在困难时,又该如何处理。法律也有相应规定,在劳动者有初步证据的情况下,举证责任可能会转移到用人单位。如果你在劳动仲裁举证方面,对这些特殊情况的处理或是其他相关问题还有疑问,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

网站地图
更多

劳动仲裁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仲裁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