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强制措施 > 信用卡欠款发信息逮捕是真的吗

信用卡欠款发信息逮捕是真的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2.07.28 · 46078人看过
导读:信用卡欠款发信息逮捕不是真的,一般逮捕通知书是纸质的,不会是以电话或者是短信的形式进行通知。不过不还信用卡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恶意透支信用卡,不进行偿还是诈骗的行为,需要根据诈骗的金额,进行判刑。

{ArticleTitle}

一、信用卡欠款发信息逮捕是真的吗

信用卡欠款来短信说被批捕不是真的,不过,如果不还钱,银行会到法院起诉要求你偿还欠款。判决后你不履行判决,银行会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根据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称银行两次催收3月未还为恶意透支。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恶意透支”属于信用卡诈骗的犯罪行为。

1、刑法第二百六十六 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2、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 恶意透支,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二、欠信用卡警察逮捕流程

1.银行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法院在受到诉讼材料之日起7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2.欠款金额达1万元的,经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应承担刑事责任。

3.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一般要经四个月左右的时间,才会由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

使用信用卡不当导致被警察逮捕的情况

针对信用卡使用不当的情况,我国也有法律条文明确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六条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

信用卡在当今社会已经普遍存在了,可以说是人手一个,对个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信用卡的钱可以花,但是需要在一定的时间进行偿还,如果不还会有滞纳金,但是如果超过三个月没有进行偿还,是属于诈骗,银行会进行报警处理。

延伸阅读:
有法律问题?北京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展开全文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

强制措施热门文章

  • 1、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发现之日起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54条的规定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的,由公安机关决定,无需人民检察院批准,但须报人民检察院备案。2、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完毕移送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期限。
    12935次阅读2022.07.28
  •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10468次阅读2022.07.28
  •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所谓“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情形:(1)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2)有证据证明该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3)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3、有逮捕必要的。
    10182次阅读2022.07.28
  • 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措施。拘传是我国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体系中强制力最轻的一种,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均有权决定适用。但是司法实践中拘传执行者是公安机关。
    41191次阅读2022.07.28
  • 劳动教养就是劳动、教育和培养,简称劳教。劳动教养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外国引进,但形成世界上中国独有的制度。在我国,目前承担执行刑罚、惩罚和改造犯人的劳改机关有五种:1、监狱。2、劳动改造管教队,简称劳改队。3、少年犯管教所。4、看守所。5、拘留所。即监管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的劳改场所。
    59760次阅读2022.07.28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