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法罪名库 > 走私罪 > 走私假币罪 > 走私假币罪构成要件

(一)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成为本罪主体;单位亦可构成本罪。
(二)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并且为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仍决意逃避海关的监管并将其运输、携带或邮寄进出国(边)境,过失不能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在不知情或者完全受到蒙骗的情况下运输、携带或者邮寄了伪造的货币进出境的,就不构成本罪。当然,这并不排除可以构成他罪,如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等。行为人是否具有牟利的目的,对本罪的构成没有影响。
(三)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其不仅侵犯了国家对货币的管理制废,而且也破坏了国家对外的贸易管理,本罪的对象,与其他诸如走私毒品罪、走私淫秽物品罪不同,它仅限于伪造的货币。所谓伪造的货币,是指依照人民币或外币的图案、形状、色彩、线条等特征而通过印刷、复印、石印、手描、照相等方法制作的以假充真的货币。既包括伪造的人民币,又包括伪造的外币。按照伪造的方法,其可分为机制胶印、凹印假币、石板、木板、蜡板印假币,复印、誉印假币,照相假币、描绘假币、板印假币、复印、制板技术合成假币,模仿硬币铸造的假币等多种。对于变造的货币即对货币通过采用剪贴、挖补、揭层、涂改等的方法加工处理,而使其改变形态、升值产生的货币,严格说来,并不属于伪造的货币。对其走私的不宜以本罪论处。
(四)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货币的管理法规及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携带、运输、邮寄伪造的货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所谓逃避海关监管,是指采取种种方法,以躲避海关对其所运输、携带、邮寄的伪造货币进行监督和检查的行为。逃避海关监管是走私行为最为本质的特征之一,对于本罪当然亦不例外。其实,行为人明明知道伪造的货币是国家一再严厉禁止进出国(边)境的,如果被海关发现,必然会予以没收。因此,走私伪造的货币的犯罪分子要达到其目的,只有采取种种不正当手段,使其所运输、携带或邮寄的伪造的货币逃避海关的检查与监督。至于其方式则多种多样,有的是绕关走私,即绕过关品,在没有海关或边境检查站的地方,非法运输、携带伪造的货币进出国(边)境;有的是瞒关走私,即虽通过关口,但企图采用隐匿、假报、伪装等手段,以欺骗海关部门的检查,通过海陆空等运输线邮寄伪造的货币进出境。这些行为,都是一些典型的走私伪造的货币之行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非典型的走私伪造的货币的行为,在理论上,又常被称之为间接走私或准走私的行为。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准走私的行为主要包括下列几种情形:
(1)直接向走私伪造货币的犯罪分子收购伪造的货币的;
(2)在内海、领海收购、运输、贩卖伪造的货币的;
(3)与走私伪造的货币的犯罪分子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帐号、发票、证明或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若其他方便条件的;等等。

我要提问 提交

2025-08-06 06:52:49

抢劫公私财物达到22万元如何处罚

最近回复:

1.抢劫公私财物22万元属抢劫数额巨大,依刑法规定,一般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不过实际量刑并非仅依据数额判定。2.实践中,量刑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犯罪情节、手段以及造成的后果等,都会影响最终量刑。例如手段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量刑会偏重。3.若犯罪者存在自首、立功、坦白等法定从轻、减轻情节,可能会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幅度内从轻量刑。反之,若有从重情节,量刑可能接近无期徒刑。4.建议司法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全面审查各种情节,确保量刑公正合理。同时,对于犯罪者,应鼓励其积极自首、立功,争取从轻处罚。

2025-08-06 03:46:45

聚众哄抢公私财物2万判几年

最近回复:

1.聚众哄抢公私财物达2万,算数额较大。按刑法,数额较大或有严重情节,首要分子和积极参与者,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还要交罚金。2.司法量刑时,会综合考量犯罪动机、手段、参与度、退赃情况等。有自首、立功、坦白等情节,可能从轻;是累犯等情况,可能从重。

2025-08-06 03:22:49

聚众哄抢公私财物达到7000元判多久

最近回复:

1.聚众哄抢公私财物达7000元,就到了数额较大标准。按刑法,数额较大或有严重情节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与者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还得交罚金。2.司法实践里,哄抢7000元且无其他加重情节,首要分子和积极参与者或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量刑,会结合退赃、认罪认罚等定刑期。3.一般参与者通常不构成犯罪,会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2025-08-06 01:51:59

销售假药金额达到16万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最近回复:

销售假药金额达16万需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上,销售假药构成销售假药罪,刑法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16万的销售额会作为量刑考量。民事责任方面,消费者可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退款,若因假药遭受人身损害,还能要求赔偿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损失。为避免此类情况,监管部门应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销售假药行为的打击力度;销售者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涉足假药销售;消费者要提高警惕,从正规渠道购买药品。

2025-08-05 18:33:24

抢劫公私财物达到95万元从犯如何处罚

最近回复:

结论:抢劫公私财物95万元属抢劫数额巨大,一般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从犯应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具体量刑由法院结合全案判定。法律解析:依据法律规定,抢劫数额巨大的量刑起点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同时还会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而对于抢劫案件中的从犯,会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法院会综合考虑从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大小来量刑,例如其参与程度、是否实施暴力行为、在犯罪中的分工等。如果从犯仅负责望风等辅助行为,且未造成严重人身伤害后果,可能会在十年以下量刑;但要是虽为从犯,却在犯罪中积极参与且造成被害人重伤等严重后果,仍可能在十年以上量刑。由于具体量刑需结合全案情况由法院判定,所以若遇到涉及抢劫犯罪量刑相关的法律问题,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更准确、详细的法律建议。

2025-08-05 05:39:42

抢夺公私财物10万元累犯如何处罚

最近回复:

结论:抢夺公私财物10万元属数额巨大,若行为人是累犯,法院会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结合具体情节从重判处刑罚并科以罚金,最终量刑受多种因素影响。法律解析:根据法律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累犯因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规定期限内又犯罪,需从重处罚且不适用缓刑。在抢夺10万元的案件里,若行为人构成累犯,法院会在法定刑幅度内结合具体情节,如犯罪手段、是否退赃退赔等对其从重处罚。这意味着累犯面临更重的刑罚。如果遇到类似法律问题,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得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2025-08-04 16:56:41

聚众哄抢公私财物达到4万元判几年

最近回复:

1.聚众哄抢公私财物达4万元,属数额较大情况。按照法律,首要分子和积极参与者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还要交罚金。2.司法量刑时,会综合考量多种因素。若嫌疑人有自首、立功表现,或积极退赃获谅解,可能从轻判;若多次哄抢、后果严重,会从重处罚。

2025-08-03 20:42:39

行贿13万人民币从犯怎么判

最近回复:

1.行贿13万属于行贿罪里“数额较大”的情况。按法律,为不正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财物,情节严重或致国家利益受损的,判三年到十年有期徒刑,还得交罚金。2.从犯处罚会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里的地位、作用等,应从轻、减轻或免罚。行贿13万一般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还需交罚金。若认定是从犯,司法中可能会从轻判拘役或适用缓刑,具体要结合全案情况判断。

2025-08-03 05:12:06

抢夺公私财物9000累犯如何量刑

最近回复:

抢夺公私财物9000元属“数额较大”,通常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累犯需从重处罚,且不得适用缓刑和假释。抢夺9000元财物的累犯,法院量刑大概率会在“数额较大”对应幅度内偏向较重刑罚判处。1.鉴于抢夺9000元已构成犯罪,对于有犯罪意图者应树立正确价值观,认识到犯罪的法律后果,切勿因一时贪念触犯法律。2.司法机关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于累犯,在依法从重处罚的同时,也应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确保量刑公正。3.对于曾犯罪者,刑罚执行期间应积极改造,回归社会后要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再次犯罪。

2025-08-03 00:48:06

抢劫公私财物数额为22万元从犯怎么定刑

最近回复:

1.抢劫22万元属于抢劫数额巨大,依法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对于抢劫犯罪中的从犯,法律规定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2.法院判断从犯量刑时,会综合考量其在抢劫犯罪里所起作用大小和参与程度等因素。若从犯在犯罪中作用小、参与程度低,大概率会获得减轻处罚,量刑在十年以下;若作用相对较大,可能只是从轻处罚,仍会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幅度内量刑。3.具体量刑要由法院结合全案情节以及从犯的具体行为等来判定。建议犯罪嫌疑人及时自首,如实供述罪行,争取从轻处理;同时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工作,主动退赃退赔,以展现悔罪态度。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