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法罪名库 > 危害国防利益罪 > 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
  • 什么是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

    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是指非军职人员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阻挠军人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查看详细>>
  • 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非军职人员)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如果是军人阻碍执行军事职务,不按本罪定罪论处。

    2、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军人依法执行公务且自己行为会造成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的结果,仍然放任或希望其发生。过失不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不知对方是正在执行职务的军职人员,因其他原因以暴力殴打或以言语威胁的,则不构成本罪。

    3、客体要件

    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军职人员的正常执行职务活动。犯罪对象是正在执行职务的军人,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以及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警官、文职干部、土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以军人论。“预备役人员”,是指编人民兵组织或者经过登记服预备役的公民。“其他人员”,是指在军队和武警部队的机关、部队、院校、医院、基地、仓库等队列单位和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工作的正式职员、工人,以及临时征用或者受委托执行军事任务的地方人员。这些人员执行的职务,是指军队条令、条例、规章制度以及上级决议、指示、命令所赋予军人的各项任务的活动,与军事利益以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息息相关。他们在执行任务期间,被人民群众以暴力、威胁方法加以阻挠,就是妨害了军队各项任务的完成,破坏了有关军职人员的正常执行活动,损害了国家的军事利益。

    4、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暴力或者威胁手段,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

    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依法执行职务的军人的身体实施打击或者强制。例如拳打脚踢、或者用枪械、匕首、铁器、棍棒殴打,或者用绳索、铁丝、皮带捆绑等。实施暴力的结果,不仅使军人无法履行职务,而且有的还造成军人伤亡的后果。

    所谓“威胁”,是指行为人以暴力相要挟,实行精神强制、心理压制,使军人产生心理恐惧,不能或者无法履行职责、执行任务。威胁既可以当其面进行,也可以通过电话、书信、传真或第三人转告等方式进行。其企图加害的对象,既可以是军入本人,亦可以是军人亲属。

    所谓阻碍,是指行为人通过各种方法使军人不能正常地行使自己的职权,履行自己的职责。其既表现为军人被迫停止、放弃自己所正在或需要执行的职务,亦表现为其被迫变更依法应当执行或从事职务的内容,对之应当注意把握。

    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是指对军人依法执行职务造成障碍,使其不能顺利执行职务,如推翻或者烧毁军车,从而使执行职务的军人受阻等等。依法执行职务,是指军人依照上级合法军事命令而执行职务。职务行为的“合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因此,如果阻碍军人不合法的行为,则不能构成本罪。

    查看详细>>
  • 如何认定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

    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看行为入主观上有无故意阻挠军人执行职务的目的。如果属于对军人发牢骚、讲怪话、态度生硬,或者仅有一般嘲讽、辱骂,甚至轻微的顶撞行为,行为人并不希望对方停止、变更、放弃执行职务结果发生的,不应以犯罪论处;二是看客观上行为人是否实施了暴力、威胁手段,是否因此发生了军人停止、放弃、变更执行职务或无法执行职务的后果。如果行为人虽然实施了某种阻挠行为,但只是军人正常执行职务,或者对方虽然出现了停止、放弃、变更执行职务或者无法执行职务的结果,但与行为人的行为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也不应以犯罪论处。

    一、因使用暴力方法犯本罪,致使军人重伤、死亡的,或者犯本罪时抢夺、抢劫军人枪支及其他武器装备的,应当按想象竞合犯处罚原则处理,即对行为人从一重罪处断。走私人员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边防军人依法缉私的,应对行为人按走私罪与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数罪处罚。

    二、本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两罪在主观心理状态方面是相同的,都是基于故意;在客观方面都是以暴力和威胁方法为犯罪手段,实施了阻碍执行职务的行为。二者主体相同,都是一般主体,即可以是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其区别主要在于侵害的客体不同。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侵害的客体是军职任务的正常执行活动,侵害的对象是军人;妨害公务罪侵害的客体是社会管翌竺圣侵害的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

    三、本罪与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界限。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与扰乱社会秩序罪的行为人在主体、主观心态、客观表现方式方面有相似之外,但也有明显的区别:

    (1)侵害的客体不同。前者侵害的客体是军人的正常执行职务活动,是国防利益;后者则是社会秩序。

    (2)侵害的对象不同。前者侵害的对象,必须是军人;后者则是针对特定的机关、单位等。

    (3)犯罪手段不尽相同。前者是使用暴力、威胁方法;后者的犯罪手段则是多种多样的,如暴力袭击、强行侵占冲击、哄闹等。

    (4)犯罪结果不同。前者不一定造成具体的危害结果;而后者必须是情节严重,使国家、军队、社会遭受严重损失的,才构成犯罪。

    四、本罪与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的界限。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指挥人员或者值班、值勤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两罪侵犯的直接客体相近,为国防利益、军事利益,犯罪行为、主观方面相同,其主要区别是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犯罪对象是所有依法执行职务的军人,而后者的犯罪对象仅指依法执行职务中的指挥人员和值班、值勤人员。

    查看详细>>
  • 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的量刑标准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查看详细>>
  • 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第368条第1款的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军人依法执行军事职务的,应当立案。
    本罪是行为犯,行为人只要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军人依法执行军事职务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查看详细>>
  • 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法条及司法解释

    暂无相关数据!

    查看详细>>

我要提问 提交

2025-04-12 04:39:58

欠钱不还法院强制执行不了应该怎么办

最近回复:

要是法院无法进行强制执行,能采取这些办法。首先,去核查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要是发现他有隐匿、转移财产之类的行为,就可以申请法院调查取证。一旦查清楚了,就能对他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情节严重的还能追究刑事责任。其次,申请把被执行人列入失信名单,限制他高消费,比如限制出行、贷款、消费等,以此迫使他履行义务。也可以申请追加被执行人,要是发现被执行人是公司股东却没足额出资,就能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让他在没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责任。另外,要和执行法院保持紧密沟通,及时提供新线索,促使执行程序顺利推进,维护自己的合法债权。

2025-04-10 20:13:14

离婚协议如一方没有执行怎么办

最近回复:

法律分析:(1)离婚协议本身不具备强制执行力,所以一方不履行协议时,另一方不能直接申请强制执行。这是因为离婚协议是双方自愿达成的约定,并非由司法机关作出的具有强制力的文书。(2)对于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费等内容,另一方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要求对方履行协议。法院经过审理作出判决后,如果对方依然不履行,此时可以依据生效判决申请强制执行。(3)当涉及子女抚养权、探视权纠纷时,双方可先尝试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后,若对方拒不履行,法院会采取罚款、拘留等措施保障权利实现。提醒:在处理离婚协议履行问题时,要及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权益。不同案情处理方式有别,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2025-04-10 05:20:53

强制执行欠我钱不还钱要怎么办

最近回复:

法律分析:(1)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后,债权人要积极配合法院对债务人财产状况进行调查,主动提供其隐匿、转移财产的线索。法院会凭借职权查看、冻结、划拨债务人银行存款,还能对其名下房产、车辆等进行查封、扣押、拍卖,用以偿还债务。(2)若债务人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情节严重时,债权人可要求法院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该罪量刑最高可达七年有期徒刑。(3)债权人可申请将债务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进行限制,如限制乘坐飞机、高铁,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等,以此促使债务人尽快还款。提醒:在强制执行过程中,提供线索要确保真实准确。不同案件情况有别,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2025-04-08 00:23:55

抚养费被强制执行后还不还钱怎么办

最近回复:

法律分析:(1)强制执行后仍不还钱,法院可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具体的罚款金额和拘留期限依据法律规定执行。当情节严重时,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法院拥有查看、冻结、划拨被执行人财产的权力,涵盖银行存款、股票、基金等。若被执行人有房产、车辆等财产,法院可对其进行查封、拍卖。(3)法院会把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实施信用惩戒。被纳入后,被执行人在出行、贷款、高消费等方面会受到限制。同时,申请执行人应积极配合法院,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保障抚养费执行。提醒:若遇到抚养费强制执行难题,因不同案情解决方案有别,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4-07 20:45:18

2025工伤赔偿股东能被执行吗

最近回复:

法律分析:(1)通常工伤赔偿责任主体是用人单位,公司承担债务以全部财产为限,股东以认缴出资额为限担责,正常不会直接执行股东财产。(2)当股东有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抽逃出资等状况,工伤职工等债权人可要求该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不能清偿的债务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这时股东财产可能被执行。(3)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若无法证明公司财产与自身财产相互独立,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这种情况下股东也可能被执行财产。提醒:股东应按时足额出资,避免抽逃出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要做好财产独立证明。不同案情处理有别,建议咨询分析。

2025-04-07 15:03:34

妨碍公务罪证据不足要怎样处理

最近回复:

法律分析:(1)侦查阶段:当公安机关察觉到妨碍公务罪证据不足时,会依据法律规定撤销案件,终止相关侦查活动。(2)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若判定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二是自行侦查。补充侦查有次数限制,最多为二次。若二次补充侦查后证据依旧不足,检察院需作出不起诉决定,并且若犯罪嫌疑人已被羁押,要立即释放。(3)审判阶段: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若认为证据不足无法认定被告人有罪,会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提醒:若涉及妨碍公务罪且证据情况存疑,不同阶段处理不同,建议及时咨询律师分析具体案情。

2025-04-07 08:24:35

不执行离婚协议分割财产该怎么办

最近回复:

若一方不执行离婚协议分割财产,另一方有办法应对:1.协议离婚的,先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协议有效并让对方履行财产分割义务。拿到胜诉判决后对方还不履行,就申请强制执行。2.法院调解离婚的,因协议有强制执行力,对方不履行时可直接申请强制执行。3.申请执行要准备好生效法律文书、申请书等材料,同时留意申请时效。

2025-04-04 22:46:22

强制执行保全房产怎样执行

最近回复:

(一)在面临法院强制执行保全房产时,被申请人若认为执行有误,可在查封阶段及时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说明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据,以维护自身权益。(二)若对评估结果有异议,可在收到评估报告后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申请重新评估,要求给出合理的解释和依据。(三)被申请人在拍卖前应积极主动履行义务,避免房产被拍卖带来的经济损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一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2025-04-04 10:39:48

法院执行时财产如何分配

最近回复:

(一)被执行人为公民或其他组织1.当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多债权人参与分配时,按执行法院执行措施先后顺序受偿。2.对查封、扣押、冻结财产有优先权、担保物权的债权人优先受偿。3.剩余财产普通债权按比值受偿。(二)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1.财产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按执行依据确定顺序清偿。2.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当事人可申请破产,进入破产程序按破产财产分配顺序清偿,先付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再支付职工工资等,接着是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最后是普通破产债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百一十条规定,参与分配执行中,执行所得价款扣除执行费用,并清偿应当优先受偿的债权后,对于普通债权,原则上按照其占全部申请参与分配债权数额的比值受偿。清偿后的剩余债务,被执行人应当继续清偿。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2025-04-03 08:44:01

抵押的房产执行要如何分配

最近回复:

(一)当同一房产有多个抵押债权人时,要先查看抵押登记情况,按登记先后顺序清偿;若登记顺序相同,就按债权比值清偿,且已登记的优先于未登记的受偿。(二)执行房产所得价款,先支付执行过程产生的费用,再偿还抵押权人的债权。(三)如果房产拍卖款还完抵押债权有剩余,这部分钱归抵押人;若不够清偿全部抵押债权,抵押权人可继续找债务人要剩下的钱。(四)若存在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等法定优先受偿权,要先满足这类权利,再分配抵押债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一十四条规定,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拍卖、变卖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依照下列规定清偿:(一)抵押权已经登记的,按照登记的时间先后确定清偿顺序;(二)抵押权已经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三)抵押权未登记的,按照债权比值清偿。其他可以登记的担保物权,清偿顺序参照适用前款规定。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