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法罪名库 > 危害国防利益罪 > 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
  • 什么是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

    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是指聚众冲击军事禁区,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的行为。

    查看详细>>
  • 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的构成要件

    (一)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但法律规定只追究聚众冲击军事禁区中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人员的刑事责任。首要分子是指在聚众冲击军事禁区中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这种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人既可以是非军人,也可以是军人。

    (二)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军事禁区而冲击或者明知聚众冲击军事禁区会造成危害后果,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过失不构成本罪。

    (三)客体

    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军事禁区的正常管理秩序。军事禁区是指国家根据军事设施的性质作用、安全保密的需求和使用效能的特殊要求,依法划定一定范围内采取特殊措施,进行重点保护的区域。包括陆域、水域和空域。犯罪对象是军事禁区,包括禁区内的军事设施、各种建筑、自然环境、周围设置的障碍物等。

    (四)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冲击军事禁区,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的行为。 “聚众”是指纠集多人,强行闯入军事禁区,或占据办公地点,或毁坏财物,或殴打人员。“冲击”是指使用交通工具或徒步强行闯人军事禁区。“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是指冲击行为使军事指挥机关无法指挥;军事单位的人员、车辆、船只、舰艇无法通过,飞行无法起降;作战、训练、戒严、抢险救灾、战备、科研、教学等正常工作无法进行等。只有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的行为才构成犯罪,严重扰乱一般是指使军事禁区的公共财物追受严重损失的;军事活动和科研受到妨害而无法进行的;军事禁区受到破坏,导致严重经济损失等等。

    查看详细>>
  • 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的认定

    一、罪与非罪

    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要注意:本罪以“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作为犯罪构成要件。如果虽然有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的行为,但尚未达到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的程度,或者虽然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但只属一般参与者,尚不属积极参加的,则都不构成犯罪,可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罚。对于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但不知是军事禁区,可按其他有关罪定罪处罚,不按本罪处罚。

    二、此罪与彼罪

    1、本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界限

    两罪在客观方面、犯罪主体、主观方面相同。

    其区别:

    (1)犯罪客体不同。前罪的客体是军事禁区管理秩序;后罪的客体是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

    (2)侵害的对象不同。前罪侵害的对象是军事禁区;后罪侵害的对象是公共场所。

    2、本罪与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界限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是指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两罪在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相同或者近似,其主要区别在于:

    (1)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军事禁区秩序;后者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秩序。

    (2)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犯罪对象是军事禁区;后者的犯罪对象是除军事机关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工作区。

    3、本罪与武装叛乱形式冲击军事禁区,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的行为的界限

    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中的持械冲击军事禁区,用武装叛乱罪中的持械冲击军事禁区相似。对以武装叛乱形式冲击军事禁区,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的,属想象竞合犯,按照择一重罪处断的原则,应定武装叛乱罪进行处罚。

    查看详细>>
  • 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的量刑标准

    聚众冲击军事禁区,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查看详细>>
  • 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的立案标准

    聚众冲击军事禁区,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的,应当立案。

    查看详细>>
  • 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法条及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八十九条 组织、策划、指挥聚众冲击军事禁区或者积极参加聚众冲击军事禁区,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冲击三次以上或者一次冲击持续时间较长的;

    (二)持械或者采取暴力手段冲击的;

    (三)冲击重要军事禁区的;

    (四)发生在战时的;

    (五)其他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查看详细>>

我要提问 提交

2025-08-04 16:56:41

聚众哄抢公私财物达到4万元判几年

最近回复:

1.聚众哄抢公私财物达4万元,属数额较大情况。按照法律,首要分子和积极参与者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还要交罚金。2.司法量刑时,会综合考量多种因素。若嫌疑人有自首、立功表现,或积极退赃获谅解,可能从轻判;若多次哄抢、后果严重,会从重处罚。

2025-08-03 02:07:49

聚众哄抢罪数额18万块钱如何处罚

最近回复:

1.聚众哄抢公私财物达18万属数额巨大。法律规定,数额较大或有严重情节,首要分子和积极参与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司法里,18万一般认定为数额巨大。法院量刑会考虑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首要分子处罚重,积极参加者也担责,处罚相对轻。3.有自首、立功、退赃退赔等情节,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2025-08-01 04:43:04

聚众哄抢公私财物达到13万块钱坐几年牢

最近回复:

1.聚众哄抢公私财物达13万,属于数额巨大。依据《刑法》,聚众哄抢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首要分子和积极参与者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司法量刑时,法院会综合考量犯罪动机、个人作用、退赃退赔情况、自首立功等因素。存在法定从轻、减轻情节的,可能在法定刑以下量刑。

2025-07-31 22:53:32

聚众哄抢公私财物达到7000块钱怎么处罚

最近回复:

1.聚众哄抢公私财物达7000元,已属“数额较大”,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会构成聚众哄抢罪。2.犯此罪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与者,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还会并处罚金。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等情节。3.一般参与者不构成犯罪,但可能受治安处罚,如拘留、罚款。

2025-07-30 15:48:38

聚众哄抢公私财物14万块钱怎么处罚

最近回复:

1.聚众哄抢公私财物达14万元,通常属于数额巨大。2.按刑法规定,聚众哄抢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巨大”认定各地有别,但14万多会被认定。且只处罚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一般参与者不犯罪。量刑时法院会综合考量情节、参与度、退赃等情况。

2025-07-30 07:32:40

聚众哄抢公私财物达到20万元能判刑多久

最近回复:

1.聚众哄抢公私财物达20万元,算数额巨大。按法律,哄抢财物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首要分子和积极参与者会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还得交罚金;数额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司法里,20万远超数额较大标准,没减轻情节,首要分子和积极参与者量刑在三年到十年。最终量刑会结合犯罪动机、参与度、退赃等因素。

2025-07-30 07:25:26

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数额14万元会判什么刑

最近回复:

1.聚众哄抢公私财物14万元算数额较大。按刑法,数额较大或有严重情节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与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还得交罚金;数额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针对14万元的量刑,要结合全案情节。有自首、立功、退赃退赔等情节可从轻或减轻,是累犯则从重。3.司法中,单看数额大概率判三年以下并处罚金,有其他严重情节量刑会更重。

2025-07-29 20:29:10

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数额1万块钱怎么量刑

最近回复:

1.聚众哄抢公私财物达1万元为数额较大,按刑法,数额较大或有严重情节时,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2.司法实践里,聚众哄抢案要区分人员。首要分子是组织、策划、指挥者;积极参加者是主动参与且起主要作用的人。一般参与者通常不犯罪。3.量刑时,法院会综合考量犯罪动机、手段及后果等因素。

2025-07-29 15:04:04

聚众哄抢罪达到17万元要判多少年

最近回复:

1.聚众哄抢公私财物达17万元,属数额巨大。法律规定,数额较大或有严重情节,首要分子和积极参与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司法实践中,量刑会综合考量嫌疑人作用、自首、立功、退赃退赔等情节。首要分子可能靠近上限量刑,积极参与者则依参与度等因素判定,也可能从轻。

2025-07-29 13:57:11

聚众哄抢公私财物达到1万最少判多久

最近回复:

1.聚众哄抢公私财物达1万,属数额较大。按刑法,首要分子和积极参与者,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还会并处罚金。2.司法量刑会综合考量多因素,像在犯罪中的作用、退赃退赔情况、有无自首立功等。3.从犯可能从轻或减轻处罚,有自首情节也可从轻或减轻。最少可能判拘役或管制,还可能适用缓刑。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