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纠纷 > 合同滞纳金一般是多少?

合同滞纳金一般是多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与@黎永杰律师联合整理 · 2022.03.28 · 167959人看过
导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很多民事行为都会涉及到合同,有些合同会规定违约金或滞纳金的收取,甚至水费单和天然气收费单上都有过它们的身影。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违约金和滞纳金的区别,签合同的时候也根本不知道合同书规定的违约金和滞纳金是否符合要求就签了。然而这种不关心合同滞纳金一般是多少就签合同的情况往往会在后期给自己带来金钱上的损失和纠纷。

一、滞纳金

滞纳金指针对不按纳税期限缴纳税款或者不按还款期限归还贷款,按滞纳天数加收滞纳款项一定比例的金额,它是税务机关或者债权人对逾期当事人给予经济制裁的一种措施。

根据滞纳金的法定性、强制性和惩罚性的特点,滞纳金只能发生双方的法律地位不平等、国家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因为滞纳金这一概念是属行政法规的范畴,因此,在民商事裁判文书中涉及民事责任的承担时是不应该使用的。 平等主体之间签订的合同,应该受民事法律调整,这里的滞纳金实际上是《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规定的迟延履行的违约金。既然是违约金,那么对于这笔费用的收取,就应该按照合同中的约定来履行,而不是在国家法律、法规中来规定;如果合同双方没有约定违约金的数额及比率,则应按照当时银行的利率收取。

对于涉及支付的滞纳金问题,要区分情况进行认定:

(1)对于借贷类合同罚金性质的滞纳金,如果利息及滞纳金的总额不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息四倍的,受法律保护。超过四倍的的,超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2)对于其他合同违约金性质的滞纳金,如果不过分高于对方因违约所遭受的损失,是受法律保护的。如果过分高于对方因违约而遭受的损失,可以向法院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民法典》规定的“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二、合同滞纳金的标准和计算方式

1、标准

合同中若约定按合同计算。若没有,可参照银行贷款利率计损失。

2、计算公式

滞纳金为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0.05%计算,最低5元人民币或1美元。

计算公式为:滞纳金=(最低还款额-截止到期还款日已还款额)×0.05%。

目前国内已经在逐步取消公共事业(如水、天然气收费)中滞纳金这一说法了,一些地方的天然气收费单上已经开始使用违约金代替滞纳金了,相信合同中的滞纳金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恢复它本来的违约金面目。并且所谓的合同滞纳金的标准和计算方法应该也会逐渐规范起来。

延伸阅读:
有法律问题?北京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展开全文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

合同纠纷热门文章

  • 保险合同期满并不会全额退还,但是可以拿回本金的,但是正常合同期满后是可以全部拿回本金的,如果是分红险,应该还可以拿到部分分红,但是不会很多,会远远低于预期的,提前退肯定有损失,还不少,不过得知道你买的具体时间,越晚退损失会越少越早退损失部分越多。
    151801次阅读2022.07.28
  • 解决合同纠纷的解决有四种途径,即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其中通过合同当事人根据法律和合同的有关规定自行协商解决,或者通过调解对合同当事人的纠纷加以解决,这两种方式最省事、最简便易行。
    59181次阅读2022.03.30
  • 1、受害人故意。2、第三人过错。3、不可抗力。4、正当防卫。5、紧急避险。民事责任的免责事由一共包括以上五个部分。
    85050次阅读2022.03.28
  • 不要行政命令担保(或称领导干预担保。这种担保违背自愿原则,在是否设立担保、采用何种形式担保、担保多大范围的债务这些问题上不是由当事人商定,而是在领导干部用行政命令或出面干预的情况下设定的,容易产生纠纷。
    26661次阅读2022.03.28
  • 履行期限不明确的,根据《民法典》第 692条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另行协议补充,如果协议补充不成的,应当根据合同的有关条款和交易习惯来确定。如果还无法确定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这也是合同履行原则中诚实信用原则的体现。
    5717次阅读2022.03.28

想获取更多合同事务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合同事务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