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毒品辩护 > 贩卖毒品罪认定怎么认定2022

贩卖毒品罪认定怎么认定2022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2.08.16 · 33709人看过
导读: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和人民的生命健康。本罪的对象是毒品,贩卖毒品是指有偿转让毒品或者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购毒品。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ArticleTitle}

如大家所知,贩卖毒品是我国毒品犯罪行为之一,那么,在司法实践中,我们一般怎么认定贩卖毒品罪呢?其实,我们认定该罪,一般都是从该罪的构成要件和相关认定着手,下面,随律图小编一起来具体了解下吧。

一、贩卖毒品罪的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和人民的生命健康。由于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等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既有医用价值,又能使人形成瘾癖,使人体产生依赖性。因而,犯罪分利用来牟取非法利润。近几年来,国际上制毒、贩毒、走私毒品活动不断向我国渗透或假道我国向第三国运输。

本罪的对象是毒品。根据本法第357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客观要件

贩卖毒品是指有偿转让毒品或者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购毒品。有偿转让毒品,即行为人将毒品交付给对方,并从对方获取物质利益。贩卖方式既可以是公开的,也要能是秘密的;既可以是行为人请求对方购买,也可能是对方请求行为人转让;既可能是直接交付给对方,也可能是间接交付给对方。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根据本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贩卖毒品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被利用、教唆、胁迫参加贩卖毒品犯罪活动的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一般可以不追究其刑事责任。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是直接故意,即明知是毒品而贩卖,过失不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主观上不明知是毒品,而是被人利用而实施了贩卖行为,就不构成犯罪。一般是以营利为目的,但也不能排除其他目的,法律没有要求构成本罪必须以营利为目的。

二、罪名认定

(一)本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

行为人故意以非毒品冒充毒品或者明知是假毒品而贩卖营利的,应认定为诈骗罪,而非贩卖毒品罪,但行为人不明知是毒品而贩卖,事实上具有贩卖毒品的可能性的,应认定为贩卖毒品(未遂)。行为人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微量毒品的,应认定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不宜认定为贩卖毒品罪。

(二)本罪的既遂与未遂

贩卖毒品的既遂与未遂。贩卖以毒品实际上转移给买方为既遂。转移毒品后行为人是否已经获取了利益,则并不影响既遂的成立。毒品实际上没有转移时,即使已经达成转移的协议,或者行为人已经获得了利益,也不能认为是既遂。

以上就是我们关于贩卖毒品罪如何认定的法律解答,从上文可知,我们认定该罪,主要从其构成要件和相关认定着手的,此外,毒品犯罪行为不仅限于此,还包括了走私、运输和制造毒品行为,如果你对此不够清楚,欢迎你随时到我们律图官网查阅详情。



有法律问题?北京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展开全文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毒品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毒品辩护热门文章

  •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200克以上不满10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10克以上不满50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要看具体的犯罪情节,具体说就是贩毒的数量,数量越多判的越重,比如海洛因1千克以上就可能判死刑,50克以上就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13846次阅读2022.08.06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