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保障 > 一般来说14岁是不是童工

一般来说14岁是不是童工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2.08.15 · 2434人看过
导读:十四岁是属于童工的。童工指的是没有满十六岁的劳动者,如果用人单位聘用童工的话,那么是会对有关单位进行罚款的。如果用人单位招收童工达到了情节严重的标准的话,那么会吊销有关单位的营业执照。

一、一般来说14岁是不是童工

十四岁是属于童工的。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与单位或者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者从事个体劳动的少年、儿童。而青少年工人是指任何超过上述定义的儿童年龄但不满十八岁的工人。全球各地区中,亚太国家童工最多,已经超过1亿。

在商业或工业中雇用的未成年的工人,尤指违反禁止使用一定年龄以下儿童法令而雇用的。

我国《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招收未满16周岁的人。对招用童工,我国《劳动法》第94条规定:“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在使用童工方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十条规定“对使用童工的单位或个人,劳动行政部门应当责令其立即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童工被送回原居住地所需费用,全部由使用童工的单位或个人承担。”。第十一条规定“违反规定使用童工的单位或个人,对被送回原居住地之前患病或者伤残的童工应当负责治疗,并承担治疗期间的全部治疗和生活费用。

二、招用童工的有关规定

1、各地劳动行政部门、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工会组织要加强对企业、事业单位,尤其是城乡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招工、用工的管理、监督和检查。严格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童工。对违反国家规定,擅自使用童工者,除责令其立即退回外,可予以重罚(每招用一名童工,可罚款三千至五千元)。对情节严重、屡教不改者,应责令其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其营业执照。对诱骗虐待童工的包工头,要提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招用工人时,双方必须签订劳动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责、权、利。劳动合同签订后,必须经劳动争议仲裁机构鉴证,以防止招用童工的现象发生。

3、对因违法使用童工造成童工伤亡事故和国家财产重大损失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和直接责任者的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者,要依法惩处。

招聘十四岁的劳动者是属于童工的,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如果招聘了未满十六周岁的劳动者,那么都属于招用童工。用人单位招用童工的,每招用一个,那么每月就罚款五千元。并且用人单位有义务将童工送回其原住地。

延伸阅读:
有法律问题?北京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展开全文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劳动保障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保障热门文章

  • 《公务员法》第八十八条,关于公务员提前退休的规定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1、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2、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3、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259489次阅读2022.08.17
  • 劳动法第15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工伤保险条例》第63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使用童工,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童工伤残、死亡的,由该单位向童工或童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低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
    21943次阅读2022.08.14
  • 1、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劳动保障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并应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所需交通、食宿费用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2、童工患病或受伤的,用人单位应负责送到医疗机构治疗,并负担治疗期间全部医疗和生活费用。
    7297次阅读2022.08.13
  • 1、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为:烈士和因公牺牲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
    9811次阅读2022.08.11
  • 1、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调岗。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如果用人单位与女职工就调岗事项达成一致,自然没问题。2、法定必须调岗的情形。有些岗位是怀孕女职工不能从事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用人单位应遵守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规定。
    14512次阅读2022.08.09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