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
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您的位置:首页 > 法律百科 >劳动纠纷百科>劳动仲裁百科 > 童工
童工

童工

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与单位或者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者从事个体劳动的少年。而青少年工人是指任何超过上述定义的儿童年龄但不满十八岁的工人。法律明文规定禁止雇佣童工,那么雇佣童工如何处罚呢?

2023.09.08 307987人阅读
1

童工的定义

    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与单位或者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者从事个体劳动的少年、儿童。而青少年工人是指任何超过上述定义的儿童年龄但不满十八岁的工人。全球各地区中,亚太国家童工最多,已经超过11亿。

查看全文 >>
2

童工的法定年龄

法律规定未满十六周岁的为童工。根据《劳动法》第十五条,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3

个人社保如何办理

缴纳社保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人单位依法给员工办理社保;另一种是以个人名义办理社保。任何个人或个体商户或没有在单位参加社保的无业人员或自由职业者都可以自愿参加社保,个人办理社保可以参加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两种,交纳金额按当地去年的平均工资为基数,按比例缴纳。那么个人社保如何办理呢?

一、新参保人员:从未参加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到本人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申请办理参保手续。

二、单位停保人员:市属单位停保人员本人持身份证到市人社局政务服务大厅“灵活就业人员缴费”窗口办理缴费手续;区属单位停保人员本人持身份证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

......

查看全文 >>
4

未满十八岁算是童工吗

一、未满18岁与童工关系

1、依照《劳动法》定义,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与单位或者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者从事个体劳动的少年、儿童。

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国务院令第364号公布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根据规定,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在内的用人单位,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也就是童工;同时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有义务保障其不被用人单位非法招用。

......

查看全文 >>
5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第一条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以下统称使用童工)。
  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
  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
  第三条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保护其身心健康,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得允许其被用人单位非法招用。
  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允许其被用人单位非法招用的,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以及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给予批评教育。
  第四条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必须核查被招用人员的身份证;对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一律不得录用。用人单位录用人员的录用登记、核查材料应当妥善保管。
  第五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查看全文 >>
6

非法使用童工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非法使用童工认定标准如下:

1、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劳动。

2、雇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高空,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险环境下从事劳动。

7

非法招用童工承担什么责任

非法招用童工的法律责任

劳动法是规定各种劳动行业使用劳动力的基本法律。该法第94条规定:“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一)行政责任

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又称为使用童工,按照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童工是指未满十六周岁,与单位或者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者从事个体劳动的少年、儿童。


查看全文 >>

童工相关百科

  • 不服劳动仲裁起诉书

    不服劳动仲裁起诉书

    发生劳动争议进行劳动仲裁去解决问题,是较为常见的方式之一,但这并不代表仲裁的结果是双方满意的,当你不服仲裁结果,即可在有效期限内向人民法院…

    2023.09.16 7045人阅读
  •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禁止使用童工,否则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说到童工,大家知道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有哪些吗?律图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禁止使用…

    2023.09.16 12443人阅读
  • 女职工

    女职工

    我国多部法律对女职工的权益做了规定,包括女职工的产假、产假期间工资如何发放、女职工的退休、女职工特殊劳动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接下来律图小编带…

    2023.09.15 528469人阅读

童工相关咨询

儿童社保卡应该怎么办理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1、首先,我们需要携带儿童的身份证或户口本、学生证、居住证、等相关证明前往当地社保服务中心申请; 2、然后,就可以由工作人员对申请人的资料进行初审,填写儿童社保卡申请登记表; 3、等申请通过后将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制卡,完成后就可以领卡了;

未满18算不算童工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1、未满18岁进厂是否属于童工要分情况。如果是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则属于童工,如果是16周岁到18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未成年工。任何单位不准使用童工,但是单位可以使用未成年工。 2、法律依据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二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 、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以下统称使用童工)。 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 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

老师虐童事件法律应该如何处理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1、幼师虐待幼儿违法。 2、《刑法修正案(九)》规定了教师虐待儿童将受到刑法的惩处。 3、《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将原刑法中界定虐待罪的主体是家庭成员扩展为“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 修正案还强化了幼儿园、学校等教育机构的职责,“针对单位犯罪的,不仅要判处罚金,而且要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 4、此外,《治安管理处罚法》中适合虐童案的是第四十三条所规定的:“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另《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刑法》第二百六十条 之一 【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儿童玩闹导致受伤如何处理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领导儿童乞讨罪判刑标准是什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从十四周岁下调至十二周岁 解析: 《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从十四周岁下调至十二周岁。 原《刑法》第十七条中增加一项: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4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