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犯罪未遂的几种形态有什么?

犯罪未遂的几种形态有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2.08.16 · 1826人看过
导读:犯罪未遂的几种形态有被害人反抗逃避的、意外情况发生导致的、犯罪分子自身能力限制的、犯罪方法错误的以及犯罪对象发生错误的等等,在出现上述情况的下,都可能导致犯罪未遂,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

一、犯罪未遂的几种形态有什么?

1、客观原因致使犯罪分子的犯罪未能得逞,可分为以下几种具体情况:

(1)被害人发现、反抗和逃避;

(2)意外情况的发生;

(3)物的障碍;

(4)自然力的障碍;

(5)严密的防范与戒备。

这种分类表现出各种犯罪未遂的形态,便于把握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这在司法实践中为更有力地打击犯罪分子保护人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犯罪分子主观方面原因造成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未能得逞,可分为以下几种具体情况:

(1)犯罪分子自身能力的限制;

(2)犯罪分子对犯罪工具的认识上的错误;

(3)犯罪分子对犯罪方法的认识上的错误;

(4)犯罪分子对犯罪对象认识上发生错误;

(5)犯罪分子对作案现场情况的认识错误。

二、犯罪未遂的特征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着手是实行行为的起点。应该从主客观统一的意义上把握着手:主观上,行为人实行犯罪的意志已经通过客观的实行行为开始表现出来;客观上,行为人已经开始直接实施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着手的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反映了着手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为认定着手实行犯罪提供了一般标准。

着手实行犯罪的共同特征:

①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已经同直接客体发生了接触,或者说已经逼近了直接客体。如拿刀对准被害人。

②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是可以直接造成犯罪的结果的行为。如举枪瞄准被害人。

③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具体犯罪客体的行为。

2、犯罪没有得逞。

结果犯,刑法分则明确规定以一定的物质性的犯罪结果作为其犯罪构成的客体要件的结果犯,应当以法定的犯罪结果是否发生,作为犯罪是否得逞的标志。如故意杀人罪

行为犯,刑法分则明确规定以完成一定的行为作为其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犯,以法定的犯罪行为是否完成,作为犯罪是否得逞的标志。如强奸罪

危险犯,刑法分则明确规定以造成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作为其犯罪构成要件的客观要件的危险犯,以是否造成了某种危险状态,作为犯罪是否得逞的标志。如破坏交通工具罪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行为人没有预料到或不能控制的主客观原因。 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应当具备质和量两个方面的特征:

(1)从质上说,只有那些违背犯罪分子本意的原因才能成为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2)从量上说,那些违背犯罪分子本意的原因必须达到足以阻碍犯罪分子继续实行犯罪的程度。因此,有些犯罪分子遇到一些轻微的阻碍因素,例如在抢劫罪中遇到熟人,在强奸罪中由于被害人请求等,犯罪分子就中止了犯罪,应该认为是自动中止。

我国法律上对犯罪未遂的形态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对于犯罪未遂的判罚情况应当根据既遂的判决情况来减轻处罚,但具体造成犯罪未遂的原因应当结合实际来进行认定,具体的犯罪未遂的认定应当由司法机关结合实际来进行处理和认定。

延伸阅读:
有法律问题?北京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展开全文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热门文章

  • 冒用公司名义签订合同已经构成无权代理,严重者还可能触犯刑法遭到刑责。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74039次阅读2022.08.16
  • 1、证明绑架犯罪事实存在的证据。如证明被绑架人被暴力劫持、被威胁、被麻醉、被强制或被骗至非法关押地点、被非法拘禁、被剥夺人身自由、被虐待、被伤害、被杀死等能够证明绑架犯罪事实存在的证据。2、证明绑架犯罪事实系犯罪嫌疑人所为的证据。
    7885次阅读2022.08.16
  • 非法拘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非法拘禁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的。2、3次以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一次非法拘禁3人以上的。3、非法拘禁他人,并实施捆绑、殴打、侮辱等行为的。4、非法拘禁,致人伤残、死亡、精神失常的。
    7959次阅读2022.08.15
  • 重婚罪判刑规定应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8条来判定,其中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716492次阅读2022.08.15
  • 1、犯罪手段不同。包庇罪实现包庇行为,不要求利用职务之便进行包庇。而徇私枉法罪的包庇手段,必须是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办案活动,实现包庇罪犯的目的。2、犯罪主体不同。徇私枉法罪的主体,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是特殊主体。而包庇罪是一般主体,3、犯罪发生的时间不同。
    25519次阅读2022.08.14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