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法罪名库 > 侵犯财产罪 > 职务侵占罪
  • 什么是职务侵占罪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查看详细>>
  • 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

    查看详细>>
  • 职务侵占罪的认定

    (一)本罪与贪污罪的界限

    1、主体要件不同,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无论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还是国有公司、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集体性质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一切职工都可成为本罪的主体,贪污罪的主体则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其中包括在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包括受国有公司、国有企业委派或者聘请,作为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代表,在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等非国有单位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

    2、犯罪行为不同,本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的行为。而贪污罪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盗窃、骗取公共财物的行为。

    3、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必须是自己职权范围内或者是工作范围内经营的本单位的财物。它既可能是公共财物,也可能是私有财物。而贪污罪则只能是公共财物。

    4、情节要件的要求不同。本罪的构成必须是侵占公司、企业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数额较小的不构成犯罪。但法律对贪污罪没有规定数额的限制。当然如果犯罪数额较小,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贪污行为不应认为是犯罪。

    5、法定刑上有所不同。本罪的最高法定刑只有十五年有期徒刑,而贪污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死刑。

    (二)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共同侵占单位财物如何定性处理

    对此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是按主犯的基本特征定性,如主犯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那么同案犯都定贪污罪;如主犯的身份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那么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同案犯定侵占罪。另一种意见是:如果主犯的身份是公同、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那么全案郁定侵占罪;如果主犯的身份是国家工作人员,应分别定罪,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定贪污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定侵占罪。我们基本倾问于第二种意见,实践中仅供参考。

    (三)本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两种犯罪都是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犯罪。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1、主体要件不同、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盗窃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犯罪对象不同,本罪对象只能是本单位的财物;而盗窃罪的对象是他人财物,包括公私财物,而且多为犯罪行为前不被自已所控制的他人财物。

    3、犯罪手段不同。本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实际掌管的本单位财物;而盗窃罪则是采用秘密窃取的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4、法定刑不同。本罪最高法定刑是十五年有朋徒刑,法定刑较轻,且量刑的幅度较小;而盗窃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死刑,量刑幅度较宽。

    (四)本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两种犯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行为,两者的主要区别就在于:1、主体要件不同,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而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是本公司企业的财物,这种财物实际上已被行为人所掌握,而诈骗罪的对象是不为自己实际控制的他人财物。

    3、犯罪的行为不同。本罪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的财物;而诈骗罪则是用虚构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的财物。

    (五)本罪与侵占罪的界限

    1、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且非国家工作人员,为特殊主体;而后者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明知是单位的财物而决意采取侵吞、窃取、欺诈等手段非法占为己有;而后罪的主观内容则明知是他人的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而决意占为己有,拒不交还。

    3、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即化公为私。但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的是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但财物是否先已为其持有则不影响本罪成立;而后者则必先正当、善意、合法地持有了他人的财物,再利用各种手段占为己有且拒不交还,行为不必要求利用职务之便。

    4、本罪所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其中既有国有的,也有集体的,还有个人的:后罪所侵犯的仅仅是他人的3种特定物,即系为自己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他人仅是指个人,而不包括单位。

    5、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后罪所侵犯的仅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

    6、本罪不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而后者则只有告诉的才处理。

    查看详细>>
  • 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标准

    1、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2、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上述行为的,依照贪污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3、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职务侵占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查看详细>>
  •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2倍、5倍执行,即6万元以上为职务侵占数额较大,100万以上为职务侵占数额巨大。

    查看详细>>
  • 职务侵占罪的法条及司法解释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5.12.25 法发[1995]23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2013年1月14日发布,2013年1月18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1980年1月1日至1997年6月30日期间发布的部分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第九批)的决定》,该司法解释已经被废止,处于失效状态)。

    二、根据《决定》第十条的规定,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职工利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本公司、企业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侵占罪。

    《决定》第十条规定的“侵占”,是指行为人以侵吞、盗窃、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本公司、企业财物的行为。

    实施《决定》第十条规定的行为,侵占公司、企业财物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侵占公司、企业财物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四、根据《决定》第十二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实施《决定》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处罚。

    《决定》第十二条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在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包括受国有公司、国有企业委派或者聘请,作为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代表,在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

    五、《决定》第十四条所说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企业职工”,是指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企业中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工。

    六、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按照本解释规定的受贿、侵占、挪用的定罪数额幅度,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1999.6.25 法释[1999]12号)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川高法[1998]224号《关于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便利侵吞公共财物如何定性的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对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村民小组集体财产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以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2000.6.30 法释[2000]15号)

    为依法审理贪污或者职务侵占犯罪案件,现就这类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问题解释如下:

    第二条 行为人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勾结,利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将该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以职务侵占罪共犯论处。

    第三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共同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按照主犯的犯罪性质定罪。

    查看详细>>

我要提问 提交

2025-08-13 06:00:39

非法侵占公司财产35万如何处罚

最近回复:

(一)如果涉嫌非法侵占公司财产35万,应主动配合司法机关调查,如实供述自己的行为,争取认定为自首情节,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二)尽快筹集资金,积极退赃退赔给公司,这有助于在量刑时得到从轻考虑。(三)尝试与被害单位沟通,赔礼道歉,争取取得被害单位的谅解,出具谅解书。(四)若案件存在其他人员参与,如实交代自己在犯罪中的作用,看是否能被认定为从犯,从而获得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5-08-11 20:53:13

员工侵占公司60万要坐几年牢

最近回复:

1.员工侵占公司60万,因职务侵占数额3万到100万算“数额较大”,此行为涉嫌职务侵占罪。2.依刑法,职务侵占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还要交罚金。3.量刑时,法院会看犯罪情节、退赃情况、有无获公司谅解等。有自首、立功或积极退赃获谅解,或从轻处罚;拒不退赃等恶劣情节,则可能从重处罚。

2025-08-09 13:34:02

涉嫌职务侵占罪被刑拘了怎么办

最近回复:

法律分析:(1)嫌疑人被刑拘涉嫌职务侵占罪时,保持冷静并如实陈述事实、配合调查是基本要求。这有助于司法机关查明真相,但在陈述过程中需避免自证其罪,对于不明问题要求解释可保障自身权益。(2)家属得知消息后,为嫌疑人准备生活必需品体现关怀。尽快委托专业律师至关重要,律师凭借会见权能了解案件详情,为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包括解释法律和告知权利。(3)在侦查阶段,律师可向侦查机关了解涉嫌罪名和案件情况并提出意见。同时,若符合条件,律师可申请取保候审,争取嫌疑人的人身自由,还能收集有利证据为后续辩护做准备。提醒:职务侵占罪案件复杂,不同案情解决方案不同。建议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08-05 22:33:49

职务侵占15万元要判多少年

最近回复:

(一)若涉及职务侵占15万元且有自首情节,应尽快向司法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争取从轻处罚。(二)有立功表现的,要积极提供其他犯罪线索或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三)积极进行退赃退赔,与被害单位沟通,争取取得其谅解书。(四)如果不存在累犯等从重情节,可在庭审中向法官强调自身一贯表现等有利因素。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2025-08-04 16:02:52

侵吞国有资产多少钱定罪

最近回复:

侵吞国有资产达一定条件会涉嫌私分国有资产罪,以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累计数额10万元以上为定罪标准。此罪主体为国家机关、国有公司等国有单位,指这些单位违反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认定时需区分单位与个人行为,私分要体现单位意志并为多数人或全体成员谋利。为防范该类犯罪,国有单位应加强法律意识培训,让员工了解相关法律后果。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对资产分配进行严格审查和监管。一旦发现有符合该罪构成要件且数额达标准的行为,司法机关应及时介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2025-08-04 00:41:11

职务侵占罪数额9万要判多少年

最近回复:

1.职务侵占数额9万属数额较大。公司、企业等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且数额较大,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还得交罚金。2.量刑会综合考量。有自首、立功等情节,可能从轻或减轻处罚;是累犯,可能从重处罚。3.要是犯罪情节轻,积极退赔且悔罪态度好,有机会争取缓刑。

2025-08-02 23:15:53

职务侵占六十万到底判几年

最近回复:

(一)若涉及职务侵占六十万,行为人应尽快自首,主动向司法机关交代自己的罪行,这属于法定的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二)积极立功,比如向司法机关提供其他犯罪线索等,争取从轻或减轻处罚。(三)尽快退赃退赔,将非法占有的财物返还给单位,展现悔罪态度,也有利于从轻量刑。(四)若被认定为犯罪,在庭审中要诚恳悔罪,如实供述犯罪经过。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2025-08-02 23:00:11

因职务侵占罪被拘留了需要请律师吗

最近回复:

(一)在侦查阶段,尽快聘请律师,律师能与被拘留者会见,了解案件详细情况,为其普及法律知识,稳定其情绪,还可向侦查机关了解涉嫌罪名等情况并提出意见。(二)到审查起诉阶段,律师可以查阅、复制相关案卷材料,与检察官交流沟通,努力为当事人争取不起诉或者从轻处理的结果。(三)进入审判阶段,律师会依据事实和法律,为当事人作无罪、罪轻或减轻、免除刑事责任的辩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意见。

2025-08-01 19:22:38

职务侵占罪130万已退赃怎么判

最近回复:

1.职务侵占130万属于数额较大情形,按法律,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还要交罚金。2.退赃是关键量刑情节。法院会综合犯罪性质、退赃挽回损失情况等,对被告从轻判罚。3.若积极退赃,认罪悔罪态度好,可能在法定刑内靠近低刑期判,符合条件还能缓刑。不过最终量刑要结合具体案情,由法院依法判定。

2025-08-01 07:17:19

帮别人卖东西侵犯权吗

最近回复:

法律分析:(1)帮别人卖东西是否侵权,关键在于是否有合法授权。若得到商品所有权人明确的委托销售授权,并按约定的方式和范围销售,这种情况下一般不构成侵权。(2)售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商品,例如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盗版书籍等,即便销售者不知情,也可能需承担停止销售等责任;若明知是侵权商品还进行销售,要承担更严重的赔偿责任。(3)没有获得商品所有权人授权而擅自售卖其物品,属于无权处分,可能侵犯所有权人的财产权,所有权人有权要求返还物品或赔偿损失。提醒:帮人卖东西前务必确认授权的合法性,销售时留意商品是否存在知识产权问题,避免陷入侵权风险,不同情况对应法律解决方案不同,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