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违约 > 合同违约金需要写收据嘛?

合同违约金需要写收据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与@王正平律师联合整理 · 2022.03.28 · 3103人看过
导读:合同违约金一般是需要写收据的。合同违约金的收款方如果是单位,应该提供相关的合同和合法的收付款票据。合同违约金的收款方如果是个人,应该提供相关的合同和收款人有效的收款证明,根据合同违约金实际发生额计入营业外支出。

一、合同违约金需要写收据嘛?

合同违约金一般是需要写收据的。合同违约金的收款方如果是单位,应该提供相关的合同和合法的收付款票据。合同违约金的收款方如果是个人,应该提供相关的合同和收款人有效的收款证明,根据合同违约金实际发生额计入营业外支出。

债权人债务人完全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债务时,必须按约定给付他方的一定数额的金钱。违约金是债的担保的一种,也是对违约的一种经济制裁。违约金的设立,是为了保证债的履行,即使对方没有遭受任何财产损失,也要按法律或合同的规定给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标准依法定或双方在合同中书面约定。

违约金有两种:

①惩罚性违约金,其作用全在惩罚,如果对方因违约而遭受财产损失,则违约一方除支付违约金外,还应另行赔偿对方的损失。

②补偿性违约金,是对合同一方当事人因他方违约可能遭受的财产损失的一种预先估计,给付了违约金,即免除了违约一方赔偿对方所遭受的财产损失的责任;即使损失大于违约金,亦不再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35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经济合同时,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如果由于违约已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超过违约金,还应进行赔偿,补偿违约金不足的部分。”

我国《合同法》中违约金的性质主要是补偿性的,有限度地体现惩罚性

我国《合同法》对违约金的规定强调违约金补偿性的理念,同时有限地承认违约金的惩罚性。一方面,违约金的支付数额是“根据违约情况”确定的,即违约金的约定应当估计到一方违约而可能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而不得约定与原来的损失不相称的违约金数额。另一方面,如果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的数额低于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增加,以使违约金与实际损失大体相当。这明显体现了违约金的补偿性,将违约金作为一种违约救济措施,既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又激励当事人积极大胆从事交易活动和经济流转。同时《合同法》第114条第2款又规定:“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的,当事人可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即一般高于实际损失则无权请求减少,这一方面是为了免除当事人举证的繁琐,另一方面表明法律允许违约金在一定程度上大于损失,显然大于部分具有对违约方的惩罚性。

由于违约金是当事人通过约定而预先确定,并且违约金在弥补守约方损失的同时,还具有对违约方的惩罚作用,因此,笔者同意违约金具有担保属性的观点。违约金既是一种责任形式,又是一种独特的担保合同履行的方式。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那么拟违约的一方就会衡量其违约的后果,如果约定了明显具有惩罚性的违约金,尤其是违约金超过了因违约而带来的利益时,任何一个理智的人都会在权衡利弊后选择继续履行合同。因此,违约金具有担保属性,且惩罚性越强,担保效力越强。

涉及到经济的往来和交易的情况下都会对双方的义务作出限定,也就是在义务没有完成的时候还需要给受损害的一方必要的违约金,而受损害的一方在确实拿到了违约金以后也应该为了避免出现纠纷,写清晰的收据双方持有以作收款的证明。

延伸阅读:
有法律问题?北京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展开全文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

合同违约热门文章

  • 坚持不交三方违约金是否违法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来界定,如果是自己不愿意发行三方协议的内容,不交违约金是违法的行为。如果没有就业单位提供专项培训、约定服务期,从业人员无须承担违约责任。劳动合同法上规定的违约金只有两方面,即违反服务期约定的违约金和违反竞业限制义务违约金,除此以外,不允许设定违约金,即便设定,也因违法而无效。
    30860次阅读2022.03.28
  •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违约赔偿的具体标准并没有做明确的规定,对于合同违约赔偿,以合同具体约定为准,没有约定的,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311356次阅读2022.03.28

想获取更多合同事务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合同事务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