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免费问律师
手机扫一扫 法律兜里装
隶属于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5-08-09 16:33:25
最近回复:
法律分析:(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2)当销售金额达到一定标准时,会依据《刑法》进行定罪量刑。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3)若销售金额达到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本案中销售金额为36万,符合此量刑区间。提醒: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还会面临刑事处罚。生产者和销售者应严格遵守法律,保证产品质量。不同案情对应不同解决方案,如有疑问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8-07 02:31:14
销售伪劣产品金额达20万,通常会在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量刑,且会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这是依据相关法律,针对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罚规定。1.综合情节影响量刑:除基本销售金额外,具体量刑会综合多种情节判定。若存在自首、立功、坦白等情节,法院量刑时会从轻考量。2.危害后果很关键:产品的具体危害后果也对量刑起着重要作用。若伪劣产品导致严重人身伤害或重大财产损失,量刑可能偏重;若危害较小,量刑可能相对从轻。建议涉案人员积极配合调查,主动坦白争取从轻处理;若有立功表现应及时提供线索。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严厉打击销售伪劣产品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
2025-08-06 21:24:08
(一)若无证据证明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等情节,根据法律量刑一般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二)若销售假药导致轻伤、重伤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况,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三)若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药品使用单位的人员明知是假药而提供给他人使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5-08-06 16:42:07
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金额达9万,已触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按照法律规定会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但量刑并非仅依据销售金额,会综合多种因素考量。犯罪嫌疑人主观故意程度、有无自首立功情节、是否积极退赃退赔以及是否认罪认罚等,都会影响最终量刑。若有从轻处罚情节,可能会从轻判处;若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则可能从重处罚。建议犯罪嫌疑人积极配合调查,主动认罪认罚、退赃退赔,争取从轻处罚机会。司法机关在量刑时应全面审查各项情节,确保量刑公平公正,准确体现罪责相适应原则。
2025-08-06 01:51:59
销售假药金额达16万需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上,销售假药构成销售假药罪,刑法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16万的销售额会作为量刑考量。民事责任方面,消费者可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退款,若因假药遭受人身损害,还能要求赔偿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损失。为避免此类情况,监管部门应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销售假药行为的打击力度;销售者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涉足假药销售;消费者要提高警惕,从正规渠道购买药品。
2025-08-04 01:10:11
结论: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抓,嫌疑人要冷静配合调查、如实陈述、委托辩护人,家属应尽快聘请律师,嫌疑人需信任配合律师,遵循法律程序,符合条件可申请取保候审,有减轻情节要及时说明。法律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抓后,嫌疑人保持冷静、如实陈述能体现积极态度,避免虚假供述以免影响自身权益。委托律师能让嫌疑人获得专业法律帮助,如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等。家属尽快聘请律师,律师可会见了解案情,提供应对策略。嫌疑人信任配合律师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遵循法律程序是解决案件的基础,符合条件申请取保候审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嫌疑人生活。及时说明减轻处罚情节,有助于司法机关全面了解情况,可能获得更公正的判决。若你或身边人遇到此类法律问题,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更准确有效的法律建议。
2025-08-03 20:42:39
1.行贿13万属于行贿罪里“数额较大”的情况。按法律,为不正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财物,情节严重或致国家利益受损的,判三年到十年有期徒刑,还得交罚金。2.从犯处罚会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里的地位、作用等,应从轻、减轻或免罚。行贿13万一般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还需交罚金。若认定是从犯,司法中可能会从轻判拘役或适用缓刑,具体要结合全案情况判断。
2025-08-03 03:28:32
法律分析:(1)证据收集是维权的基础。购房合同、服务费票据、聊天记录、录音等材料,能直观展现购房服务费欺诈的事实,为后续维权提供有力支撑。(2)协商是解决纠纷的第一步。直接与对方沟通,要求退还欺诈性收取的服务费和赔偿损失,若能达成一致,可高效解决问题。(3)投诉是借助监管力量的途径。向消费者协会、房地产主管部门等投诉,监管机构会介入调查和调解,增加维权成功的可能性。(4)仲裁和诉讼是具有强制力的手段。有有效仲裁条款可申请仲裁;也可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服务协议、返还费用并承担赔偿责任,法院会依法判决。提醒:维权时注意证据的合法性和关联性。不同案情对应解决方案有别,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8-03 02:17:05
判断销售者对有毒有害食品“明知”可从多方面着手。交易行为异常、从业经验、产品标识以及被告供述和证人证言,均可作为判断依据。1.交易行为方面,若食品价格明显低于市场正常水平,说明销售者可能知晓食品质量有问题还进行售卖。2.从业经验上,有食品行业经验的销售者,本应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标准有一定了解,若售卖有毒有害食品,可据此推断其明知。3.产品标识也是重要参考,食品包装有过期、变质提示,或无正规合格证明,销售者继续销售的,应认定其明知。4.被告供述和证人证言同样关键,销售者曾表达对食品安全性的怀疑,或他人能证明其知晓食品有毒有害,都可作为认定明知的依据。为避免此类情况,监管部门应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异常交易的监测。销售者自身要提升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严格把控食品质量。
2025-08-02 05:59:04
(一)商家要确保所售商品来源正规,向供应商索要完整的授权文件、进货凭证等,从源头避免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二)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商标及知识产权的认识,让员工掌握识别假冒商品的基本方法。(三)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定期对商品进行检查,一旦发现疑似假冒商品及时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包同贺律师
高级合伙人
擅长:债权债务,刑事辩护,交通事故
15052099995
徐州
赔付保障计划
系统全程透明
服务质量监管
一对一法律顾问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
城市推荐 热门律师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律师在线
今日解答
扫描二维码 更多惊喜等着您!
快速发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