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法罪名库 >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 非法狩猎罪
  • 什么是非法狩猎罪

    非法狩猎罪,是指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行为。

    查看详细>>
  • 非法狩猎罪的构成要件

    (一)主体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无论是专门从事狩猎的人员还是其他公民,只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都可以构成本罪。单位亦可构成本罪主体。

    (二)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止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而故意为之。至于是为了营利或者其他目的,均不影响本罪的成立。过失不能构成本罪。

    (三)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制度。本罪的对象是指除珍贵、濒危的陆生野生动物和水生野生动物以外的陆生野生动物。

    (四)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行为。

    所谓禁猎区,是指国家对适宜野生动物栖息繁殖或者野生动物资源贫乏和破坏比较严重的地区,如国家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城镇、工矿区、革命圣地、名胜古迹等区域为保护野生动物而划定的禁止狩猎区域。所谓禁猎期,是指按法定程序规定,禁止进行狩猎活动的一定时间期限。一般是根据不同野生动物的繁殖及生长期(如肉食、皮毛成熟),而分别划定的禁止狩猎的期间。其目的在于保证野生动物能够拥有良好的繁殖环境,使其正常发展,保持并增加种群数量,供人们永续利用。禁猎期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自然规规定。

    所谓禁用的工具,是指足以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危害人畜安全以及破坏森林的工具。

    所谓禁用的方法,是指以破坏、妨害野生动物正常繁殖和生长的方法,如投毒、爆炸、火攻、烟熏、掏窝、拣蛋、夜间照明行猎、歼灭性围攻等等。

    查看详细>>
  • 非法狩猎罪的认定标准

    一、区分本罪与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的界限

    两罪的犯罪主体、主观方面都相同,皆属故意犯罪。两罪侵犯的客体不尽相同,其同类客体都是对环境资源保护和管理制度的侵犯,只是犯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有所不同,非法狩猎罪所侵犯的客体为国家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制度;而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所侵犯的客体为国家对珍贵、濒危野生资源的重点保护制度。

    两罪的主要区别:

    (1)犯罪客观方面不同。非法狩猎罪主要表现为在禁猎区、禁猎期或使用禁用工具、方法实施的狩猎行为,且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而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则表现为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行为,行为人只要客观上对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实施了非法捕杀行为,即可构成犯罪,不受任何“禁止性”条件和情节是否严重的限制。

    (2)犯罪对象不同。非法狩猎罪的犯罪对象主要是指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以外的一般陆生野物;而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的犯罪对象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既包括陆生的野生动物,也包括水生的野生动物。

    二、区分本罪与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界限

    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是指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情节严重的行为。两罪在犯罪主体、主观方面较为一致,都属于故意犯罪的范畴。

    区别在于:

    (1)客体不尽相同,其同类客体都是对环境资源保护和管理制度的侵犯,只是犯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有所不同,非法狩猎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为国家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制度;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所侵犯的客体为国家保护水产资源的管理制度。

    (2)犯罪对象不同。非法狩猎罪的对象是除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以外的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犯罪对象则为除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陆生和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以外的其他水产品资源,这些水产品资源不仅包括水生野生动物,还包括海藻类、淡水食用水生植物类等水产品。

    (3)行为内容不同。非法狩猎罪在违反“四个禁止性规定”的前提下,突出了与危害陆生动物相关的“狩猎”行为;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则在“四个禁止性规定”的前提下,强调的是危及水产资源的“捕捞”行为。故两者所违反的“四个禁止性规定”实为形式相同而内容各异的限制性规定。

    三、非法狩猎过程中殴打管理人员致人伤残、死亡的处理

    由于实施非法狩猎罪的行为人所持有和使用的工具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杀伤力。因此,实践中,非法狩猎者在其实施非法狩猎过程中,如果抗拒管理,不服管理,行凶殴打管理人员,一般都会对管理人员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如果非法狩猎者殴打管理人员的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则应将殴打行为视为非法狩猎罪的“情节严重”的情形之一,按非法狩猎罪论处。如果殴打行为致管理人员伤残、死亡,应定为故意伤害罪或杀人罪,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与非法狩猎罪实行并罚。因为,非法狩猎罪所必须的“情节严重”要件,只包括行凶殴打致人轻伤在内,而故意殴打致人重伤或死亡的,或故意杀人的,则已超出了“情节严重”的范围,如果仍按非法狩猎罪一罪论处,则不符合罪刑相适应的原则,所以,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查看详细>>
  • 非法狩猎罪的量刑标准

    1、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查看详细>>
  • 非法狩猎罪的立案标准

    有下列情形的,应当立案追诉:

    (一)非法狩猎野生动物二十只以上的;

    (二)在禁猎区内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禁用的方法狩猎的;

    (三)在禁猎期内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禁用的方法狩猎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查看详细>>
  • 非法狩猎罪的法条及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六条 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狩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狩猎“情节严重”:

    (一)非法狩猎野生动物二十只以上的;

    (二)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或者禁猎期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狩猎的;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查看详细>>

我要提问 提交

2025-04-04 18:35:08

非法经营量刑最高多少年

最近回复:

(一)对于涉及非法经营罪的个人,若担心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应及时停止非法经营行为,主动配合执法部门调查,如实交代经营情况,争取从轻处理。(二)企业或个人在经营过程中,要提前了解相关行业的经营许可规定,确保自身经营活动合法合规,避免触碰非法经营的红线。(三)若因对法律规定不了解而陷入非法经营嫌疑,可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但非法经营罪单个罪名的有期徒刑最高为十五年。

2025-04-04 17:58:54

非法占有他人财产判多少年

最近回复:

(一)当发现他人非法占有自己财产时,首先要判断是否符合侵占罪特征。如果是他人代为保管自己财物后拒不退还,或是拾得自己遗忘物、发现埋藏物拒不交出,且数额较大,可收集相关证据如保管协议、证人证言等,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诉,因为侵占罪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二)若怀疑对方构成职务侵占罪,比如公司员工利用职务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可向公司内部的合规部门反映,也可收集相关财物侵占的凭证、职务行为证据等,向公安机关报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2025-04-04 07:04:23

银行默许非本人签字取款担责吗

最近回复:

(一)银行方面要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取款身份核实流程,对取款人身份严格审查,避免出现默许非本人签字取款的情况。(二)储户自身要提高安全意识,妥善保管好密码等重要信息,防止泄露。(三)若发生银行默许非本人签字取款导致储户资金损失,储户先与银行协商赔偿事宜。若协商无果,可准备好相关证据,通过诉讼途径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在储蓄合同关系中,银行违反安全保障和谨慎审查义务,就需按此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2025-04-03 06:30:41

非法转移夫妻共同财产会判刑吗

最近回复:

(一)若发现对方非法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分割财产时可收集证据,请求法院让转移方少分或不分财产。(二)离婚后才发现对方有转移财产行为,要及时向法院起诉,请求再次分割财产。(三)在离婚诉讼期间发现对方转移财产妨碍民事诉讼,可向法院反映,由法院根据情节对转移方罚款、拘留。(四)若对方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可向司法机关举报,追究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5-04-02 18:07:08

非法拘禁时隔一年只有人证没有物证怎么算

最近回复:

在非法拘禁罪里,就算只有证人证言也就是人证,没有物证,在司法实践中同样存在被定罪的可能性。人证要是能够相互印证,进而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把非法拘禁行为的存在、发生的时间、地点、手段以及造成的后果等这些关键要素都证明清楚,那它是具备证明力的。非法拘禁罪侵害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只要借助人证等能够证实确实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达到了一定时间或者造成了一定后果,就有构成犯罪的可能。就好比有多名证人都一致表明,在某段时间内,被害人被限制在了特定场所,没办法自由进出,行为人还实施了看管之类的行为,就算没有物证,也能够依据这些证人证言以及其他相关证据,综合起来判断是否构成非法拘禁罪。而最终到底定不定罪,是由法院依据全案证据依照法律来进行裁判的。这是因为法院要全面审查各种证据,权衡各方面因素,确保裁判结果符合法律规定和事实真相,以实现司法的公平与公平。

2025-04-01 06:30:19

可以告非吸业务员退还本金吗

最近回复:

1. 非吸业务员参与非法活动,其行为易触法犯罪。若客户受损,有权让业务员退还本金。2. 从法律层面讲,业务员作为参与者,对被害人损失有返还责任。客户可通过民事诉讼向法院起诉,要求退还本金及可能的利息等损失。3. 诉讼时,客户需提供相关证据,像与业务员的交易记录、转账凭证等,以证明自身受损及业务员行为与损失的因果关系。4. 总之,客户有权让非吸业务员退还本金,借助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4-01 01:53:46

非机动车撞行人对方不赔偿怎么解决

最近回复:

1. 可与对方友好协商,明确要求其担负赔偿责任,同时务必妥善留存相关协商记录,这是后续维权的重要依据。2. 若协商无果,应向交通事故发生地的基层人民法院递交民事诉讼。在此之前,要精心准备好事故责任认定书、医疗费用票据以及误工证明等关键证据,以增强自身诉求的说服力。3. 在诉讼期间,法院会依据双方的过错程度来公正判定赔偿责任及具体金额。倘若对方存有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那么其需承担更多的赔偿责任。4. 此外,还可以向交通事故处理部门申请调解,让交警部门居中主持双方进行调解,努力促使双方达成赔偿协议,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切不可轻易放弃追讨赔偿的权利。

2025-03-31 10:43:55

我该如何证明电线是非标的?

最近回复:

你好,请问想咨询什么问题呢

2025-03-30 13:41:27

取保候审期间是否要收非法所得

最近回复:

法律分析:(1)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并不意味着案件终结。在此期间若发现有违法所得,司法机关基于法律赋予的职权,有权依法收缴。这是法律维护公平正义的体现,旨在确保违法犯罪行为不能带来非法利益。(2)对于违法所得的界定明确,是通过违法手段获取的财产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确定是违法所得,就会被依法处理,和取保候审状态无关。(3)法律明确规定,对犯罪分子违法所得财物有追缴、责令退赔等处理方式,对被害人合法财产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本人财物没收。这一系列规定构建了处理违法财物的法律框架。提醒:被取保候审人要清楚违法所得会被依法处理,务必积极配合调查,如实交代非法所得相关情况。

2025-03-28 21:08:09

非婚生子女的抚养费可以分期支付吗

最近回复:

非婚生子女抚养费支付方式多样,可先由双方商量,商量不好则由法院定夺。抚养费是为保障孩子健康成长,支付形式得结合实际情况。只要不影响孩子,分期付没问题。要是支付方经济不宽裕,分期能减轻负担,让孩子抚养费不断档。像支付方收入不稳定或有经济困难,法院会酌情判分期。但支付方有能力且孩子或抚养方有合理需求,也可要求一次性支付。总之,要综合多种因素决定。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