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关系 > 劳动法中裁员补偿计算标准是啥

劳动法中裁员补偿计算标准是啥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1.15 · 1148人看过
导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裁员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算,不满六个月付半个月工资。月工资指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高于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按三倍数额支付,年限最高十二年。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未支付劳动者可维权。
劳动法中裁员补偿计算标准是啥

一、劳动法裁员补偿计算标准是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裁员补偿计算标准如下: 经济补偿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用人单位裁员时,应依法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若未支付,劳动者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权。

二、劳动法中裁员有哪些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裁员需满足一定条件。 当出现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1.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同时,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及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人员。

三、劳动法中裁员规定是怎样的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对裁员作出规定。用人单位裁员需满足一定情形,如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等。 裁员应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意见后,将裁减人员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且应当优先留用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人员,以及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人员。 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若违法裁员,要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在了解劳动法中裁员补偿计算标准是什么之后,我们知道其与工作年限和月工资紧密相关。但实际操作中,可能还有一些情况需要进一步明晰。比如,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那如果工作不满十二个月呢?或者遇到企业恶意压低工资以减少补偿的情况又该如何应对?这些都是在裁员补偿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若你对劳动法中裁员补偿计算标准相关的拓展问题还有疑问,别错过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精准解答,消除你的困惑。

网站地图
更多

劳动关系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关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