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欠农民工未签合同工资怎么办
农民工遇未签合同且被拖欠工资情况,可按以下方式维权:
首先,收集证据,虽无合同,但考勤记录、工作证、工友证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等能证明存在劳动关系及工资数额。
其次,可与单位协商,要求支付拖欠工资。协商时留好相关记录,有条件可进行录音。
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其责令单位支付工资。也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是劳动纠纷前置程序,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之内申请。
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单位支付工资及相应赔偿。
二、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受理费多少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10元案件受理费。
农民工追讨工资的案件多属于劳动争议范畴,一般按此标准收取。而且,若是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农民工作为当事人还可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诉讼费用。比如农民工经济确有困难,无力承担诉讼费用,经审查情况属实的,法院会准许其缓交、减交或者免交。另外,此类案件还可通过劳动仲裁途径解决,劳动仲裁是不收费的。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再起诉到法院,才会涉及上述的10元受理费。
三、拖欠农民工工资起诉主体是谁
一般而言,拖欠农民工工资起诉主体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若存在劳动关系,起诉主体通常是与农民工建立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有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的义务,若违反该义务,农民工可将其列为被告。
若是劳务关系,起诉主体是接受劳务一方。比如包工头雇佣农民工完成特定劳务,包工头拖欠工资,农民工可起诉包工头。
如果工程存在转包、分包等情况,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建设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或分包单位在一定情形下可能承担清偿责任,也可成为起诉主体。例如,建设单位或施工总承包单位未按约定支付工程款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可将其列为共同被告。
当面临拖欠农民工未签合同工资的情况时,解决途径至关重要。首先,农民工可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支付工资。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同时,还能申请劳动仲裁,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若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要注意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及工资数额的证据,如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条等。在讨薪过程中,每一步都可能遇到问题。要是你在这方面还有疑问,比如如何更好地收集证据、仲裁流程具体是怎样的,别迟疑,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