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司法鉴定 > 脑震荡司法鉴定标准是什么

脑震荡司法鉴定标准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2.03.28 · 149450人看过
导读:无明确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腰穿、头颅 或 MPd检查无异常发现。除了伤者主诉症状之外,目前尚无临床诊断或鉴定检验的客观指标,因此涉及脑震荡的司法医学鉴定也就显得较为复杂和难以把握。为此,我国没有直接把“脑震荡”作为轻伤鉴定依据,而是特别强调“头部损伤确证出现短暂意识障碍和近事遗忘。

{ArticleTitle}

脑震荡司法鉴定在案件中是重要的证据,这关系到涉案双方的利益也对案件的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脑震荡司法鉴定很复杂繁琐,但是脑震荡司法鉴定标准和细节大家可能不是很清楚。今天小编整理了一些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与大家分享。

一、脑震荡司法鉴定标准是什么

脑震荡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轻型脑损伤,无明确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腰穿、头颅 或 MPd检查无异常发现。除了伤者主诉症状之外,目前尚无临床诊断或鉴定检验的客观指标,因此涉及脑震荡的司法医学鉴定也就显得较为复杂和难以把握。我国没有直接把“脑震荡”作为轻伤鉴定依据,而是特别强调“头部损伤确证出现短暂意识障碍和近事遗忘”。

脑震荡在司法医学鉴定中是否成立,不仅关系到伤者的赔偿,而且还关系到加害人是否追究刑事责任。虽然活体损伤的检验鉴定通常应用临床理论、技术和医学诊疗设备,但由于两者的目的和任务不同,在司法医学鉴定中,要以客观检查结果为主,运用医学科学原理探讨各种症候的客观性,而对被检者的陈述和自觉症状则要持审慎态度。由于法律已规定人身伤害医学鉴定的重新鉴定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承担鉴定工作的临床医师就必须更新观念,深刻体会为诊治疾病而作出的医学诊断和司法医学鉴定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这样才能祛伪存真,才能保证鉴定结论

{ArticleTitle}

二、脑震荡的司法医学鉴定过程

脑震荡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多数在数分钟至十几分钟之问,最长不超过半小时。首诊医师、初次鉴定人员以及重新鉴定人员,一般不能在伤后半小时内接触伤者,也就不能亲自检验到伤者的意识障碍情况,有关意识障碍的资料主要来自于伤者就医时的主诉和现场证人的证言。前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可能会夸大伤情,后者无专业医学知识,不能准确判断伤者“昏倒”是否真实。就是初次鉴定人员仅凭伤者就医时的主诉或简单依靠现场证人的证言作出鉴定结论,没有对资料的客观真实性进行审查,以至重新鉴定出现 46.4%。

{ArticleTitle}

三、如何“确证”短暂意识障碍和近事遗忘

因头部外伤后在相对较长时间内多数遗留外伤的征象如头皮血肿、头皮裂伤等,这是首诊医师或鉴定人员可以客观检验的,但要注意拳脚等钝性暴力作用于头部时,往往并不留下头部外伤的征象。了解损伤机制有助于判断是否发生意识障碍。脑震荡时意识障碍的本质是外力的冲击波使脑干网状结构受损,而脑干贴近颅底的斜坡、蝶枕结构上,外力引起的骨性震荡波容易造成脑干的损伤。额面部的骨板形态及各种窦腔能吸收较多的震荡波,除了极大的外力之外,一般不会引起意识障碍;面部受外力作用致使头部发生强烈旋转时则易发生脑干损伤而出现意识障碍;面颅颏部遭受外力作用,外力通过下颌的二支髁状突经过颞骨下颌凹、岩部到达斜坡,是颅骨一个完整的受力环,也是脑干受损的因素。此外,外力大小也是能否导致意识障碍的主要因素。了解受伤当时伤者能否维持自己的姿势,如能靠墙站立,或者靠壁角保持蹲位不倒下等就不能确证有意识障碍。伤后有无近事遗忘,可通过询问当事人对事发的原因、经过以及对伤前的近事情景能否回忆进行间接判断,但目前尚无客观指标可供活体检查,在司法医学鉴定实际工作中这一标准较少采用。

脑震荡司法鉴定标准我们要认真了解,其中涉及的法律法规看不懂要找相关人员解答清楚。因为其中有些专业术语和前后时间的描述会很专业,普通人可能不太了解。这样会让我们在案件中更好的争取到应当的权益。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律图贵州律师

延伸阅读:
有法律问题?北京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展开全文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司法鉴定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司法鉴定热门文章

  • 1、早期尸表检验:具 500 死亡后24小时以内,含照相、录像。2、晚期尸表检验 具 1000 死亡后24小时以外,含照相、录像。高度腐败尸体加收百分之50。3、早期尸体解剖 具 2500 4、晚期尸体解剖 具 4000 死亡后24小时以外,含照相、录像、尸表检验、死亡原因、死亡方式、死亡时间。
    366553次阅读2022.07.28
  • 司法鉴定申请书范本要写申请人基本信息。委托代理人:被申请人:基本信息。请求事项:请求法院依法指定司法鉴定机构对被申请人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事实和理由。
    22209次阅读2022.07.28
  • 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应当对实际情形斟酌后,才能找出鉴定所存在的问题,也才能说服法官不采信不真实的鉴定结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条规定,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一)鉴定人不具备相应资格的;(二)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
    6494次阅读2022.07.28
  • 1、凡是以原发性损伤为主要评定依据的,原则上在3个月以内进行。2、凡是以容貌损害或者器官(脑、听器、视器等、肢体功能损害为主要评定依据的,须观察、检测损伤后果或者结局的,一般在损伤后3个月至6个月以内进行。凡是疑难、复杂、一时不能确定损伤程度的,可以在治疗终结或者状态稳定后6个月以内进行。
    430750次阅读2022.03.28
  • 1、委托人姓名或者名称、委托鉴定的内容。2、委托鉴定的材料。3、鉴定的依据及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4、对鉴定过程的说明。5、明确的鉴定结论(六)对鉴定人鉴定资格的说明(七)鉴定人员及鉴定机构签名盖章。
    5418次阅读2022.03.28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