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证据调查 > 如何避免当事人作陈述虚假

如何避免当事人作陈述虚假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2.03.28 · 6359人看过
导读:1、借力审前程序整理证据、明确争议焦点。2、发挥辩论对事实辨明的有效推动作用。3、重视宣誓、直播等对虚假陈述当事人的威慑作用。4、加强法官职业能力的培养。

当事人的陈述在诉讼中是比较重要的,但有的时候可能当事人会出于某些原因而选择进行虚假陈述,这对案件的审判是很不利的。那么实践中该如何避免当事人作陈述虚假呢?请跟随律图小编一起在下文中进行具体了解。

一、借力审前程序整理证据、明确争议焦点

审前程序正逐步成长为一种解决民事纠纷的自足性诉讼程序形态,具备了纠纷解决所需要的一切程序要件,其不依赖于其他程序,仅依靠自身构造,就有能力解决民事纠纷,完成诉讼的目的和任务,与庭审程序等一起构建起程序完整的纠纷解决流程。因此,最大化的实现其整理证据、明确争点和促进替代性纠纷解决的程序价值十分重要。充分的庭前准备活动使法官对诉讼走向有充足的估计,庭审过程中紧紧围绕案件争议焦点进行发问,这对提高诉讼效率、强化庭审功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发挥辩论对事实辨明的有效推动作用

辩论不仅是法官认定证据效力的必要环节,也是当事人借助正当程序陈述案件事实、表达自身诉愿的重要方式。证据质证程序是对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分化的一种消除,根据案件具体情况适当允许当事人在质证时进行辩论,不再硬性将辩论剥离于法庭调查环节。同时,当事人就全案事实进行的总结辩论和阐述环节仍必不可少。

三、重视宣誓、直播等对虚假陈述当事人的威慑作用

宣誓制度有实质的法律意义,既使宣誓人产生神圣感,又明确其权利义务,能在精神层面对其产生约束力,使得陈述内容最大程度上还原客观事实。当前,在司法实务中确立的在保证书上签字的具结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宣誓制度的书面呈现。另外,设置同步视频室,有选择地在网络、电视等媒体上直播或录播案件庭审过程,当事人在这种环境下作虚假陈述时容易露出破绽和马脚,法官容易进行甄别。

四、加强法官职业能力的培养

法庭审理既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技术,在面对性格千差万别的当事人的时候,如何运用审判经验对症下药,引导诉讼能力较弱的当事人正常进行陈述及规范当事人前后不一致的陈述是庭审程序高效进行的关键。因此,在积极提升法院整体公信力的大环境中,要更加重视法官职业能力的培养,展现一个听讼者的良好耐性和素养,使每个法官都能够对当事人的主张、请求、陈述等作出准确的判断,这样才能对混合着诉讼主张、个人观点及事实描述等多种因素的当事人陈述从技术层面上加以引导和规范。

经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知道诉讼中,该如何避免当事人虚假陈述了。需要注意,当事人虚假陈述的是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的。而对于当事人的陈述,也是要经过相关的审查,并不是说就直接当做证据使用。如果大家对此还有不清楚的,可以随时来电咨询我们律图的在线律师

延伸阅读:
有法律问题?北京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展开全文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

证据调查热门文章

  • 在民事诉讼中,如果证人作假证,可能会构成妨碍诉讼,法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对其采取训诫、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在法院没有采取措施的情况下,对方当事人当然可以向法院提出,但最终由法院决定,且该决定不能复议、上诉。
    411676次阅读2022.03.28
  • 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鉴定人应当出庭不出庭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依据。所以,从这个层面说,鉴定人出庭是必须的。
    4403次阅读2022.03.28
  • 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 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社团法人登记证明 3、当事人名称在诉争的法律关系发生后曾有变更的,应该提交变更登记资料。
    7310次阅读2022.03.28
  • 1、录音、录像证据必须合法取得。2、录音、录像虽未经对方同意,但不存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获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情形。3、录音中谈话人身份明确4、录音的内容限于与案件相关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民事行为或活动,5、对方当事人未提出异议或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
    3367次阅读2022.03.28
  • 录音资料也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要分情况而定。若是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162202次阅读2022.03.28
遇到证据调查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