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伤赔偿 > 工伤纠纷 > 工伤起诉的流程和时限要求是什么

工伤起诉的流程和时限要求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1.02 · 1985人看过
导读:工伤起诉一般先经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后伤情稳定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不服仲裁再起诉。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特殊情况可延长,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劳动者等可在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时效为1年,对仲裁不服起诉应在15日内。
工伤起诉的流程和时限要求是什么

一、工伤起诉的流程和时限要求是什么

工伤起诉一般先经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流程如下:首先,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后,伤情稳定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之后,若就工伤待遇等问题与单位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再向法院提起诉讼。 时限方面,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特殊情况经批准可延长。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劳动者或其近亲属等可在1年内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在伤情稳定后可提出。劳动仲裁申请时效为1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仲裁不服起诉的,应在收到仲裁裁决书15日内向法院提起。

二、工伤起诉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工伤起诉存在两个重要时效。一是申请工伤认定时效,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是劳动争议仲裁时效,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对仲裁结果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的,需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提起。务必注意这些时效规定,以免权益受损。

三、工伤起诉的流程和时限是什么

工伤起诉流程:首先要申请工伤认定,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交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认定为工伤后,若涉及劳动能力鉴定,可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之后就赔偿问题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才向法院提起诉讼。 时限方面: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特殊情况经批准可延长。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等在1年内可直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一般在伤情稳定后申请。劳动仲裁时效为1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仲裁不服起诉的,需在收到仲裁裁决书15日内提起。

工伤起诉关乎劳动者的切身权益。当我们探讨工伤起诉的流程和时限要求是什么时,要清楚工伤认定是关键前提。在认定工伤后,若双方就赔偿等问题协商不成,才进入起诉流程。起诉时需准备好相关材料,按法定程序进行。关于时限要求,不同阶段有不同规定。比如申请工伤认定有时间限制,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提起行政诉讼也有相应的时效。若你在工伤起诉流程及时限方面还有诸如如何准备有力证据、超过时限是否还有补救办法等疑问,别错过寻求专业帮助的机会,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

工伤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工伤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