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伤赔偿 > 工伤认定 > 超过60岁工伤后怎么办

超过60岁工伤后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7.07 · 1377人看过
导读:超过60岁仍能认定工伤。发生工伤要及时送医并保留凭证,单位30日内申请,未申请的职工或其近亲属1年内可申请,认定需提交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认定工伤后可享工伤保险待遇,超法定退休年龄且为劳务关系的按人身损害赔偿处理,赔偿标准依伤残等级等确定,工伤后要及时维权。
超过60岁工伤后怎么办

一、超过60岁工伤后怎么办

超过60岁仍可认定工伤。若发生工伤,首先应及时送往医疗机构治疗,保留相关医疗费用凭证等。单位应在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可在1年内申请。工伤认定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认定为工伤后,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但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如与单位为劳务关系,一般按人身损害赔偿处理。具体赔偿标准需根据伤残等级等因素确定。总之,超过60岁工伤后要及时采取措施,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二、超过60岁认定为工伤吗

超过60岁一般不认定为工伤。

根据法律规定,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未办理退休手续或者未依法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用人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然而,若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后再工作,与用人单位构成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此时工作中受伤不能认定为工伤。但可依双方劳务合同约定,通过民事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人身损害赔偿责任赔偿项目通常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等。

三、超过60岁签的劳动合同无效

超过60岁签的劳动合同并非当然无效。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但如果超过60岁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双方仍按合同履行,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该合同一般是有效的。

不过,实践中可能存在一些复杂情况。例如,若劳动者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此时再签劳动合同,可能会因主体不适格等问题影响合同效力。但总体而言,不能一概而论地认定超过60岁签的劳动合同无效,需结合具体履行情况、劳动者是否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等综合判断。若发生纠纷,应根据实际情况由劳动仲裁机构或法院来认定合同效力。

当探讨超过60岁工伤后怎么办时,有不少要点需关注。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在工作中受伤,首先要确定与用人单位存在何种关系,是劳务关系还是劳动关系,这影响后续赔偿途径。若认定为劳务关系,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雇主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在赔偿项目上,涵盖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而且要注意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作证、医疗诊断证明等。要是对超过60岁工伤后的处理流程、赔偿标准等还有疑问,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团队将为您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

工伤认定最新文章

遇到工伤认定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