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过60岁工伤后怎么办
超过60岁仍可认定工伤。若发生工伤,首先应及时送往医疗机构治疗,保留相关医疗费用凭证等。单位应在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可在1年内申请。工伤认定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认定为工伤后,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但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如与单位为劳务关系,一般按人身损害赔偿处理。具体赔偿标准需根据伤残等级等因素确定。总之,超过60岁工伤后要及时采取措施,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二、超过60岁认定为工伤吗
超过60岁一般不认定为工伤。
根据法律规定,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未办理退休手续或者未依法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用人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然而,若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后再工作,与用人单位构成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此时工作中受伤不能认定为工伤。但可依双方劳务合同约定,通过民事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人身损害赔偿责任,赔偿项目通常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等。
三、超过60岁签的劳动合同无效吗
超过60岁签的劳动合同并非当然无效。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但如果超过60岁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双方仍按合同履行,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该合同一般是有效的。
不过,实践中可能存在一些复杂情况。例如,若劳动者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此时再签劳动合同,可能会因主体不适格等问题影响合同效力。但总体而言,不能一概而论地认定超过60岁签的劳动合同无效,需结合具体履行情况、劳动者是否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等综合判断。若发生纠纷,应根据实际情况由劳动仲裁机构或法院来认定合同效力。
当探讨超过60岁工伤后怎么办时,有不少要点需关注。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在工作中受伤,首先要确定与用人单位存在何种关系,是劳务关系还是劳动关系,这影响后续赔偿途径。若认定为劳务关系,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雇主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在赔偿项目上,涵盖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而且要注意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作证、医疗诊断证明等。要是对超过60岁工伤后的处理流程、赔偿标准等还有疑问,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团队将为您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