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
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怎么判断共同贪污犯罪

更新时间: 2022-06-07 15:48:09
律师解答
符合下列条件认定构成共同贪污罪
1、贪污行为人必须是两个人以上;
2、行为人共同实施了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或非国有单位财物的行为;
3、行为人之间具有共同贪污的故意;
4、各共同贪污犯罪人在共同故意支配下,彼此联系,互为条件;
5、共同贪污行为造成了总和犯罪结果。
即贪污总额是每个共犯共同故意造成的统一结果。
法律依据

《刑法》第382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版权申明:律图对视频内容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点赞+1 分享
更多>

猜你还想看

  • 如何区分变造货币和伪造货币 00:59

    如何区分变造货币和伪造货币

    (1)客观行为不同,伪造货币即仿照真币的色彩、图案、形状、原料等制造假币,其中不包含有真币的成分;变造货币即通过挖补、揭层、涂改、拼凑等方式对真币进行加工处理,使其面额增大或张数增加; (2)构成犯罪的要求不同。 伪造货币刑法没有规定数额较大才构成;变造货币则以数额较大为构成要件。
    胡静律师
    4826次播放 2023.06.06
  • 保释金会退还吗 02:26

    保释金会退还吗

    1、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在解除取保候审的同时,公安机关应当将保证金如数退还给犯罪嫌疑人。 第五十六条规定: 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四)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前款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应当退还保证金。 2、决定退还保证金的,应当经过严格审核后,报县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退还保证金决定书》。 3、公安机关决定退还犯罪嫌疑人的保证金后,应当在解除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同时,通知指定的银行将保证金如数退还给犯罪嫌疑人,并责令犯罪嫌疑人在《退还保证金决定书》上签字或者盖章。 因此,如果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法律的相关规定,取保候审的保证金都是应当退还的。
    覃程律师
    54470次播放 2022.06.09
相关语音解答 相关法律视频 相关精选解答
贪污和受贿的区别

贪污和受贿的区别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所以说通俗的说法就是贪污拿的是公共财产,国家、公司的钱,受贿拿的是行贿人送的礼。同时在犯罪主体上,贪污罪更广,受贿罪仅仅是国家工作人员,贪污罪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0次播放 00:00
收了他人的9000元构不构成受贿罪

收了他人的9000元构不构成受贿罪

收9000元尚不构成受贿罪。 对于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受贿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3万元,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多次索贿的; 2.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3.为他人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 4、曾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受过党纪、行政处分的; 5、曾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追究的; 6、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的; 7、拒不交待赃款赃物去向或者拒不配合追缴工作,致使无法追缴的; 8、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1364次播放 01:07
做审计可以收红包吗

做审计可以收红包吗

我们不能如此行事,否则将触犯刑法中的受贿罪。此种犯罪是指具备公务身份者,借其权力地位的便利条件,强行要求他人给予财物或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之财务,为己方所用且从中受益。这种罪行极大地破坏了国家公职人员行使职权的公正和廉洁性,以及他们对公共财产和私人财物的控制权。更为严重的是,这一罪行还会对国家行政机构的正常运作产生重大影响,毁损整个国家行政机构的良好形象和信誉度,同时也侵犯了一部分人的财产权益。就主观意识而言,受贿者的行为往往是故意为之,其目的在于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而从客观角度来看,他们通常会利用自己的职务优势,向他人索要财物,或者以非法手段获取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求利益。

1220次阅读 2024-04-30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4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