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判决执行精选解答 > 支付令无法送达怎么处理

支付令无法送达怎么处理

时间:2025.04.13 标签: 诉讼仲裁 判决执行 阅读:826人
律师解析:
当支付令无法正常送达时,依据《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有其他送达方式可以采用,具体如下:
1.留置送达:
若受送达人或者其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支付令,送达人可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向他们说明情况,然后在送达回证上详细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后,把支付令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
另外,也能把支付令留在其住所,同时采用拍照、录像等手段记录送达过程,这样就视为送达完成。
2.公告送达:
从发出公告之日开始计算,经过六十日,便视为送达。
采用公告送达时,需要在案卷中详细记明采用这种送达方式的原因和具体经过。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无论选择哪种送达方式,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操作。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支付令的合法有效性,确保后续程序能够顺利开展。

案情回顾:

小朱向法院申请了对小李的支付令。法院在送达支付令时,小李及其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法院工作人员起初未采取法定送达方式,而是随意放置支付令在小李住所离开。小朱得知后,要求法院按照法律规定重新送达。此时就产生了应采取何种送达方式的争议。

案情分析:

1、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支付令时,法院可以采取留置送达。即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支付令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视为送达。
2、若无法采用留置送达等方式,还可进行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但需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送达方式必须严格依法律规定程序进行,以保障支付令的合法有效性及后续程序顺利开展。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