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劳动纠纷专题 > 劳动争议专题 > 如何认定劳动者的行为是否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如何认定劳动者的行为是否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如何认定劳动者的行为是否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劳动纠纷是现实中较为常见的纠纷。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由于各种原因,双方产生纠纷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劳动纠纷的发生,不仅使正常的劳动关系得不到维护,还会使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应当正确把握劳动纠纷的特点,积极预防劳动纠纷的发生。而中国当前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法院。
2024-03-03 04:51:15 已帮助2821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如何认定劳动者的行为是否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1、用人单位以营私舞弊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应当达到“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程度,何为“重大损害”《劳动合同法》并无进一步的规定。司法实践中对于重大损害的认定标准一般参考原劳动部出台的《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劳办发[1994]289号)第二十五条[1]第三款规定,“本条中的‘重大损害’由企业内部规章来规定。因为企业类型各有不同,对重大损害的界定也千差万别,故不便对重大损害作统一解释。若由此发生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其规章规定的重大损害进行认定”。
2、另一种情况下,若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对于重大损害的标准作出规定的,法院会依据该规章制度作出认定。
由此可见,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对于劳动者对用人单位造成的重大损害作出界定,否则,在司法实践中将面临裁判基准的不确定性。
3、用人单位对于劳动者在一定程度内的履职过失或者未造成重大损害后果的行为应当具有一定的包容度,并非任何失职和营私舞弊的行为都只有解除劳动合同一种处罚措施的选择。且严重失职营私舞弊不仅涉及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还涉及劳动者的个人名誉,用人单位在使用该条款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更加谨慎。由于该条款对于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的程度要求较高,用人单位可以通过规章制度对于某些难以严重失职和营私舞弊规定为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此时则不一定要求必须达到重大损害的后果。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