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北京法律咨询 > 西城区法律咨询 > 西城区工资福利法律咨询 > 口头承诺工资没证据咋办

口头承诺工资没证据咋办

杨* 北京-西城区 工资福利咨询 2025.11.24 15:29:55 421人阅读

口头承诺工资证据咋办

其他人都在看:
西城区律师 劳动纠纷律师 西城区劳动纠纷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结论:仅有口头承诺工资无证据时,可与用人单位沟通留存确认工资标准的记录,收集间接证明工资的材料;发生劳动争议可先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向法院起诉。
法律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工资约定是劳动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受保护。虽口头承诺工资有法律效力,但缺乏证据易引发纠纷。通过与用人单位沟通留存记录,收集工作证、考勤记录等间接材料,能为证明工资情况提供有力支撑。劳动监察部门可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劳动仲裁机构能依法裁决劳动争议,法院则可对不服仲裁的案件进行审理。若遇到此类问题,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11-24 20:45:06 回复
咨询我

1.仅有口头承诺工资无证据时,可多途径补救以保障权益。可先与单位沟通固定证据,再收集间接材料,发生争议后按流程维权。
2.具体措施如下:
-与用人单位沟通,用聊天记录、电话录音等让对方再次确认工资标准并留存,作为关键证据。
-收集工作证、考勤记录、业务成果、同事证言等间接材料,辅助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情况。
-若发生劳动争议,先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请求介入调查;也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由其根据举证和调查裁决。
-若对仲裁结果不满,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2025-11-24 20:10:53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在没有书面证据证明工资标准时,与用人单位重新确认工资并保留聊天记录、电话录音等,是有效的补救手段,这些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可作为证据使用。
(2)收集工作证、考勤记录、业务成果、同事证言等间接证据,能从不同方面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以及工资状况,增强证据链的完整性。
(3)当发生劳动争议,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可借助行政力量介入调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常见途径;对仲裁结果不服向法院起诉,则是进一步维护权益的司法手段。

提醒:
在收集证据时要注意合法性,避免侵犯他人权益。不同劳动纠纷情况复杂,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11-24 18:34:15 回复
咨询我

(一)与用人单位积极沟通,利用聊天记录、电话录音等形式让其再次明确工资标准,并妥善留存这些记录,作为关键证据。

(二)广泛收集能间接证明工资的材料,像工作证、考勤记录、业务成果、同事证言等,以此辅助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情况。

(三)若发生劳动争议,可先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促使其介入调查;也能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由仲裁机构依据双方举证及调查结果裁决。若对仲裁结果不满,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2025-11-24 17:42:33 回复
咨询我

1.若只有口头承诺工资且无证据,先和用人单位沟通,用聊天记录、电话录音等让对方再次确认工资标准并留存。

2.收集工作证、考勤记录、业务成果、同事证言等能间接证明工资的材料,辅助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情况。

3.发生劳动争议,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向法院起诉。

2025-11-24 16:37:09 回复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54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法人为了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所实施的合法行为。56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它形式。法律规定使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其规定。57条、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之日起具备法律效力,行为人除非依照法律规定或对方当事人同意,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综上所述,口头承诺系公民、法人为了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所实施的合法行为的一种。根据上述法律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它形式。因此,可以认定口头承诺具有法律效力,其效力自承诺开始,也就是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生效。承诺之人受承诺的约束,除非依照法律规定或对方当事人同意,口头承诺之人不得对自己的承诺随意变更或解除。这亦符合民事法律行为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的司法精神之体现。法律的渊源来自于一个国家的社会道德,我国自古就有“人无信而不立”。这亦体现了,社会道德与法律对于信守承诺的看重!然而,客观事实与你能够证明的客观事实未必一致!接受承诺一方,如果不能证明口头承诺的客观存在,恐怕维权方面讲面临巨大障碍。所以,很多时候,无论是在实践之中还是法律方面,都尽量主张将相关承诺落实与纸面上。关于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口头承诺,只要在其行为实施之时,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显失公平、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等符合无效或可撤销、可变更的情形下该民事法律行为依法成立,依法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口头承诺)自成立之日具有法律约束力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口头承诺有录音给工人工资单价,用人单位单方面克扣劳动者的合法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劳动者可以按照《劳动合同法》38条规定,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服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第七十七条 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讼。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根据规定口头承诺又反悔有效吗

    专业解答承诺有效,做出口头承诺后又反悔的,并不影响承诺的法律效力,像这种情况是要承担违约责任的。只要有证据证明口头承诺的存在,对方没有任何正当理由反悔的,按口头承诺的约定追究违约责任,没有约定的,法定的违约责任包括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

    2024.08.23 8641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