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工资福利 > 起诉拖欠工资有哪些注意事项

起诉拖欠工资有哪些注意事项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1.20 · 1606人看过
导读:起诉拖欠工资,要先完成仲裁前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服裁决才可向法院起诉。起诉时注意收集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证据,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书写起诉状要明确相关内容,还可申请财产保全防止单位转移财产。
起诉拖欠工资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起诉拖欠工资有哪些注意事项

起诉拖欠工资,首先要完成仲裁前置程序,即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才可向法院起诉。 起诉时要注意收集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明存在劳动关系及工资拖欠事实。需在规定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劳动争议案件诉讼时效为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要向有管辖权法院起诉,一般是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基层人民法院。 书写起诉状时,应明确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等内容。同时,可考虑申请财产保全,防止用人单位转移财产,保障后续执行。

二、起诉拖欠工资要额外赔偿需啥条件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起诉主张额外赔偿,需满足以下条件:首先,劳动行政部门已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收到责令后仍逾期不支付。在此情形下,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其加付赔偿金。另外,若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可依据劳动合同法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为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需注意,劳动者要收集能证明工资拖欠、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等相关证据

三、起诉拖欠工资后如何强制执行

起诉拖欠工资,获得生效裁判后,若对方不履行,可申请强制执行。首先,准备强制执行申请书、生效法律文书原件及复印件、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身份信息等材料,向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受理后,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期间履行,逾期不履行则强制执行。执行措施包括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执行过程中,申请人应积极配合法院,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以便顺利执行到位

起诉拖欠工资时,除了要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还有不少要点需留意。比如要明确诉讼时效,避免因超过时效而影响权益主张。同时,要准确确定被告,是用人单位还是相关责任人。另外,了解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也很关键,一般需先经过仲裁才能进入诉讼。在这一过程中,你是否遇到了困扰呢?若对起诉拖欠工资的注意事项,像如何收集有效证据、怎样应对仲裁前置等问题仍有疑问,那就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吧,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提供精准的解答与帮助。

网站地图
更多

工资福利最新文章

遇到工资福利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