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管辖 > 打官司律师费谁付

打官司律师费谁付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2.03.28 · 66316人看过
导读:律师费由请律师的一方出,但是在民商事案件中,当一方成为被告以后,该方聘请律师为其辩护并且胜诉原告的话,可以要求原告支付这笔费用(法律支持一方当事人偿付他方当事人为案件审理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如果当事人有必要通过诉讼方式来解决纠纷的话,建议最好是能够委托律师来帮助自己打官司,这样获得有利判决的可能性要大一些。那么打官司律师费谁付呢?而实践中又该如何委托律师?请跟随律图小编一起在下文中进行具体了解。

一、打官司律师费谁付

律师费由请律师的一方出,但是在民商事案件中,当一方成为被告以后,该方聘请律师为其辩护并且胜诉原告的话,可以要求原告支付这笔费用(法律支持一方当事人偿付他方当事人为案件审理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二、如果委托律师打官司

一要审查资格。

律师法规定,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人员。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执业,不得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因此,当事人在请律师时,一定要审查律师的资格,看其是否有律师执业证书。

二要了解机构。

律师事务所是律师的执业机构。请律师要到律师事务所,以便了解一下律师所在的执业机构。因为律师法有规定,律师违法执业或者因过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承担赔偿责任。

三要签订协议。

聘请律师要签订书面协议,将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约定明确,特别是对聘请律师费用更不要马虎,一定要言明打赢了官司和打输了官司各是多少钱,一审费用和二审费用又分别是多少,都要在协议上写得清清楚楚,并在付款时要求出具收据。

四要授权明确。

有的当事人在聘请律师时,虽也填写了委托书,但不明确授权范围。认为只要付钱给律师,一切都由律师来处理。因此,有的当事人根本不出庭,不了解案件进展,对案件的处理结果也不清楚。孰不知,由于授权不明产生的法律后果,授权人是要承担责任的。

五要慎重付款。

有的当事人对律师的话深信无疑,只要律师要钱,他都毫不在乎。一审官司打输了,律师提出上诉,他不加考虑,一一照办,交了上诉费,再交聘请律师费,一点儿不心疼。特别是对律师提出的请办案人吃饭和找人疏通关系等社交活动费更是大方,往往倾其所有。一旦官司输了,方大梦初醒,直呼上当,后悔莫及。因此,对律师索要的按规定应收取的正当费用以外的所谓活动费一定要加以拒绝。

原则上,打官司请律师的费用应该是委托方承担的,但对于被告来讲,要是最后胜诉,那么可以要求原告方承担自己聘请律师的费用,也就是律师费。这就是律图小编对打官司律师费谁付的解答,但愿能为您解答疑惑。


延伸阅读:
有法律问题?北京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展开全文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

诉讼管辖热门文章

  • 不当得利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只有对涉及不动产的案件才由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它与一般的民事案件管辖地的确定是相同的。其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127621次阅读2022.03.28
  • 1、协议管辖仅适用于第一审民事案件。2、协议管辖限于非专属管辖的诉讼,且不得违反级别管辖的规定。3、协议管辖必须以书面合同的形式约定,用口头形式约定管辖法院的,其约定无效。4、协议管辖只限于因一般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提起的诉讼。5、约定法院必须是特定的、唯一的、具体的。
    21342次阅读2022.03.28
  • 不涉及财产关系或争议标的在10万元以下(不含10万元)的,每件案事收取500元至5000元的基本代理费,涉及10万元以上财产关系的,除收取基本代理费外,另按争议标的大小,分段累计收取:10万元至100万元(含100万元)每件按0.5%~3.5%收费。
    1890776次阅读2022.03.28
  • ①、未代理一审只代理二审的案件,代理费按一审标准收费,其他办案费用不变;②、曾代理一审的案件,代理费按一审收费的二分之一收费,其他办案费用不变;③、代理二审后发回重审的案件,代理费按二审收费的二分之一收费,其他办案费用不变。
    589532次阅读2022.03.28
  • 欠款纠纷属于民事纠纷,根据法律规定民事诉讼的时效为3年,因此欠款的诉讼时效为3年。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尽量考虑通过友好协商,促进当事人双方就原欠款、欠条达成的还款协议。如果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双方无法协商的,债权人一方可以考虑向对方发出催收到期款项通知单。
    599666次阅读2022.03.28
遇到诉讼管辖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