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人单位无证经营,该怎么讨薪
用人单位无证经营不影响劳动者讨薪。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付出劳动,用人单位就应支付报酬。
讨薪时,劳动者可先收集证据,如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条、聊天记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和劳动报酬约定的材料。接着,可与用人单位负责人协商,要求支付工资。
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他们有权对无证经营单位进行查处,并责令支付工资。还能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虽用人单位无证经营,但仲裁委仍会受理并依法裁决。
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二、用人单位无故终止劳动合同怎么办
用人单位无故终止劳动合同,属违法解除。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权益: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若要求继续履行,用人单位应继续履行。主张赔偿金:若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或已无法继续履行,用人单位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月工资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劳动者可先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三、用人单位无故解除合同的赔偿金有哪些
用人单位无故解除合同,应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月工资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数额支付,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劳动者可通过协商、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权。
当面临用人单位无证经营却要讨薪的情况时,除了文中提到的常规方法,还有一些要点需注意。比如,要收集更全面的工作证据,像工作群聊天记录、未署名的工作任务安排等,以防证据不足。同时,了解清楚无证经营可能面临的行政处罚,这或许能在与用人单位谈判时增加筹码。而且,如果用人单位恶意拖欠,还可考虑申请支付令。若你在讨薪过程中遇到难题,比如不知如何进一步收集有力证据,或者对支付令的申请流程有疑问,不要慌张。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提供精准有效的解决方案,助你顺利讨回薪资。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