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有劳动合同认定工伤吗
没有劳动合同也能认定工伤。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劳动关系是认定工伤的基础,但未签订劳动合同不影响工伤认定。若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等符合工伤情形的,仍可申请工伤认定。
职工可通过提供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材料,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之后,用人单位应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1年内可直接申请。
所以,有无劳动合同并非认定工伤的决定性因素,关键在于是否能证明事实劳动关系及符合工伤认定情形。
二、没有劳动合同被裁员赔偿标准是啥
未签劳动合同被裁员,赔偿分两方面。
其一,未签合同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最多支付11个月。
其二,裁员赔偿。若用人单位合法裁员,应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若属违法裁员,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这里的月工资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三、没有劳动合同起诉是否有用
没有劳动合同起诉也可能有用。虽劳动合同是证明劳动关系的关键证据,但无合同不影响起诉维权。
根据劳动法律规定,可通过其他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只要能形成完整证据链证明存在劳动关系及权益受损事实,法院会受理并审理。
比如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有工资转账记录、工作聊天记录等,即便无合同,也可起诉要求支付工资。不过,证据不充分会增加维权难度。所以,没有劳动合同起诉有用,但要尽可能收集其他能证明劳动关系和诉求的证据,以保障自身权益。
当探讨没有劳动合同能否认定工伤时,即便没有劳动合同,也不意味着无法认定工伤。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以通过收集其他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来申请工伤认定。而且,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1年内自行申请。你是否正面临没有劳动合同却想认定工伤的情况呢?要是对没有劳动合同认定工伤的具体流程、所需材料或其他相关问题仍有疑问,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