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工资福利 > 拖欠劳动报酬纠纷诉讼期限如何规定

拖欠劳动报酬纠纷诉讼期限如何规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1.07 · 1246人看过
导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时效限制,劳动关系终止的,自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是诉讼前置程序,对仲裁裁决不服可15日内起诉,一方不履行裁决另一方可申请强制执行,劳动者遇拖欠报酬要留意时效及时维权。
拖欠劳动报酬纠纷诉讼期限如何规定

一、拖欠劳动报酬纠纷诉讼期限如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若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上述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仲裁诉讼的前置程序,若对仲裁裁决不服,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所以,劳动者遭遇拖欠劳动报酬,需留意时效规定,及时维权。

二、拖欠劳动报酬仲裁时效期间为多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但对于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有特殊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上述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然而,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比如,员工在职期间公司一直拖欠工资,无论拖欠多久,员工在职时随时可申请仲裁。若员工离职,需在离职之日起一年内申请仲裁追讨被拖欠的劳动报酬,否则可能面临仲裁时效经过的风险,权益难以保障。

三、拖欠劳动报酬纠纷诉讼时效多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但在拖欠劳动报酬纠纷中,还有特殊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一年)的限制;不过,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 劳动争议需先经过仲裁前置程序,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所以,整体而言,劳动者要注意在规定时间内主张权益,避免超过时效丧失胜诉权

在了解拖欠劳动报酬纠纷诉讼期限如何规定后,我们知道了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时间节点。但在实际情况中,可能还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影响诉讼期限的计算。比如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然而,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若你在劳动报酬方面还有其他疑问,像如何收集拖欠报酬的证据,或者在已经过了诉讼期限的情况下还有没有补救办法等。别迟疑,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提供精准且详细的解答,助你妥善处理拖欠劳动报酬相关事宜。

网站地图
更多

工资福利最新文章

遇到工资福利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