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怀孕期间降薪怎么办
怀孕期间降薪是违法行为。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
遇到这种情况,女职工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恢复原工资待遇,保留好与协商相关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证据。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责令其改正违法行为。
女职工还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交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降薪通知等证据,要求用人单位补足工资差额并支付相应赔偿。对仲裁结果不服,还能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合法途径,女职工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怀孕期间降职降薪应该如何维权
怀孕期间降职降薪,女职工可依法维权。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女职工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恢复原职位和工资待遇,并保留好相关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协商证据。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改正。
也可向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仲裁,需准备好劳动合同、工资单、降职降薪通知等证据材料。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怀孕期间降低工资可以等生完孩子再告吗
怀孕期间用人单位降低工资,劳动者可以等生完孩子后再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根据法律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若用人单位存在此违法行为,女职工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恢复工资待遇并补发差额。
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所以生完孩子后一年内申请仲裁,是在时效范围内的。但需注意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比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资发放记录、降薪通知等,以便在仲裁时能有力支持自己的主张,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怀孕期间遭遇降薪确实会给职场女性带来诸多困扰。当面临怀孕期间降薪怎么办的情况时,首先要明确自身权益受法律保护。除了关注薪资问题,还可能涉及到产假、哺乳假等权益。比如,产假期间的工资待遇如何保障,哺乳假期间公司应提供怎样的便利等。如果您在这些方面存在疑问,或是对怀孕期间降薪的具体维权途径不清晰,不要烦恼。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读相关法律规定,帮您理清思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让您在孕期能安心工作与生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