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伤赔偿 > 工伤鉴定 > 劳动能力鉴定后伤残等级如何赔偿

劳动能力鉴定后伤残等级如何赔偿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0.22 · 1142人看过
导读: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后赔偿依等级而定。一至四级伤残保留劳动关系,从工伤保险基金按21至27个月本人工资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月付75%至90%本人工资的伤残津贴;五、六级伤残从基金支付16至18个月本人工资一次性补助金,难以安排工作的由单位按月发60%至70%本人工资的伤残津贴并缴社保;七至十级伤残从基金支付7至13个月本人工资一次性补助金,合同期满或职工提出解除合同,由基金和单位分别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和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由省级政府规定。
劳动能力鉴定后伤残等级如何赔偿

一、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等级如何赔偿

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后,赔偿依不同等级而定。一级至四级伤残,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21至27个月本人工资;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75%至90%。五级、六级伤残,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16至18个月本人工资;保留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60%至70%,并缴纳社保。七级至十级伤残,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7至13个月本人工资;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合同,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级政府规定。

二、劳动能力鉴定后能否获终身抚养

劳动能力鉴定后不一定能获终身抚养。劳动能力鉴定是确定劳动者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若鉴定后被认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符合条件,可获相应待遇。

对于工伤情形,若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但这并非“终身抚养”概念。

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可能符合领取病残津贴等条件。能否获他人终身抚养,需看是否存在法定抚养义务,如配偶、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等抚养义务。若因侵权导致劳动能力丧失,可要求侵权人赔偿残疾赔偿金等,也不是终身抚养形式。

三、劳动能力鉴定后公司行政复议咋办

公司对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申请行政复议,你可按以下方式应对。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并非行政行为,公司无法申请行政复议,但可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在此期间,你正常履行工作职责即可,若公司因此停止支付工伤待遇违法。若公司提起再次鉴定,你应配合相关程序,按要求提供材料、参加鉴定。最终以再次鉴定结论为准享受相应工伤保险待遇。若再次鉴定维持原结论,公司需承担再次鉴定费用。

在了解劳动能力鉴定后伤残等级如何赔偿时,我们知道了不同伤残等级对应着不同的赔偿标准。但赔偿之后,还有一些相关问题值得关注。比如,后续的康复费用该如何保障?还有,如果因伤残导致无法继续从事原工作,就业方面有哪些权益可以维护?这些都是与伤残赔偿紧密相关的拓展问题。若你对劳动能力鉴定后伤残等级赔偿的后续事宜仍有疑问,或者想进一步深入了解整个赔偿流程及相关权益,不要迟疑,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帮你明晰自身权益,确保应得的赔偿都能顺利落实。

网站地图
更多

工伤鉴定最新文章

遇到工伤鉴定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