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工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应承担哪些费用
职工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需承担多项费用。首先是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按照原工资福利待遇按月支付。其次,若工伤职工需要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但单位需先垫付,之后再由基金返还。
若职工因工伤需要停工留薪,在此期间单位负责护理。若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单位还需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级政府规定。另外,在停工留薪期满后,若职工仍需治疗,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费用由单位承担。
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发生工伤的,应由用人单位支付全部工伤保险待遇费用。
二、职工发生工伤轻伤单位要承担什么责任
职工发生工伤轻伤,单位需承担多项责任。
首先是及时救治责任,应立即安排职工就医,并支付相应医疗费用。
其次,在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期间,单位要如实提供相关材料,配合工伤认定部门工作。
若认定为工伤,单位需按照工伤保险待遇支付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标准为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此外,若因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导致职工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单位要支付相应待遇。
最后,单位有义务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得歧视或非法解除与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否则,可能面临支付赔偿金等法律后果。总之,单位在职工工伤轻伤时,要依法履行各项责任,保障职工权益。
三、职工发生工伤后要如何进行工伤鉴定
职工发生工伤后,工伤鉴定流程如下:
首先,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若单位未按规定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之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申请后,会根据审核需要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
最后,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认定为工伤后,再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等。
职工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承担的费用是多方面的。除了支付治疗工伤所需费用外,若职工因工伤致残,用人单位还需负责支付伤残津贴等长期补偿费用。并且,在职工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要正常发放工资福利待遇。这些费用对于保障工伤职工的权益至关重要。你是否在工伤相关事宜上有诸多疑问呢?比如不知道如何申请工伤认定,或者对用人单位承担费用的具体标准存疑。如果有任何困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将为你详细解答,帮你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