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有工伤认定能否仲裁
没有工伤认定也能申请仲裁,但仲裁请求会受限。
一般来说,劳动仲裁受理的是当事人之间的劳动争议。若未进行工伤认定,不能直接主张工伤赔偿。不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其他劳动争议,如确认劳动关系、支付工资等,即便没有工伤认定,也可申请仲裁。因为劳动关系确认是工伤认定的前置程序,在未认定工伤时,先通过仲裁确定劳动关系存在是合理的。
但如果要主张工伤赔偿,在没有工伤认定的情况下,仲裁委通常不会支持该请求。所以,若想获得工伤赔偿,应先向社保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二、没有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吗
没有工伤认定,通常无法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认定是对职工所受伤害是否属于工伤的行政确认。只有被认定为工伤,才具备后续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前提。劳动能力鉴定是确定工伤职工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若未先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无法确定伤害与工作的关联性及是否属工伤范畴,难以准确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所以,一般需先完成工伤认定,拿到工伤认定决定书后,再按规定程序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以确定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等情况,为后续享受工伤待遇等提供依据。
三、没有工伤认定书要怎样办
若没有工伤认定书,首先要确认是否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遇特殊情况经批准可适当延长。若单位未申请,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1年内申请。
若已错过申请时效,可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能达成一致最好。若协商不成,还可通过民事诉讼解决,但需承担举证责任,比如提供劳动关系证明、事故经过的相关证据等,证明是在工作中受伤。不过相比有工伤认定书的情况,维权难度会增加。建议尽快收集各类证据,以便更好维护自身权益。
在探讨没有工伤认定能否仲裁这一问题时,我们知道没有工伤认定直接申请仲裁存在一定难度,但并非完全不可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即便没有工伤认定,只要能提供其他相关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及事故情况,也可能通过仲裁来维护自身权益。比如存在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工友证言等辅助证据。然而,具体情况需具体分析,不同案件有不同的证据要求和法律适用。若你对没有工伤认定的仲裁流程、所需证据或其他相关法律问题仍有疑问,别错过获取专业解答的机会,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剖析并提供针对性建议。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