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单位必须赔偿吗
一般情况下,职工被认定为工伤后,单位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缴纳工伤保险与未缴纳工伤保险,单位承担的责任有所不同。
1、若单位依法缴纳了工伤保险,职工被认定为工伤后,大部分赔偿费用如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但单位也要承担如停工留薪期的工资福利待遇等赔偿项目,同时有协助职工办理相关手续的义务。这是因为工伤保险制度旨在保障职工权益,单位虽缴纳保险减轻部分负担,但仍有相应责任。
2、若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那么本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赔偿项目都需单位承担。这是单位的法定义务,不能逃避,法律规定此责任是为督促单位依法履行缴纳保险义务,保障职工工伤后的权益。
若你对工伤赔偿中单位责任相关问题还有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二、工伤单位不赔偿该如何维权
首先需确定工伤认定,可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由单位或职工及其近亲属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认定为工伤,单位却不赔偿,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权:先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需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其提出书面申请;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并保留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等相关证据,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工伤单位不赔偿走法律程序要注意啥
首先,要及时申请工伤认定,需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这是主张工伤赔偿的关键前提。
其次,准备好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等,以证明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再者,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这关乎赔偿数额。
然后,收集医疗诊断证明、病历等工伤相关证据。
走法律程序时,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交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仲裁裁决后,若对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整个过程要注意时效问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时间节点行事,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确保能顺利获得应有的工伤赔偿。
在工伤赔偿领域,单位责任因是否缴纳工伤保险而有差异。缴纳了工伤保险,单位承担如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待遇等责任并协助办理手续;未缴纳则需承担本应由基金支付的所有赔偿项目。对于工伤赔偿中单位责任相关问题,比如单位拖延承担赔偿责任该如何应对,或者怎样确保单位协助办理手续符合规定等。若你还有此类疑问,别错过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的机会。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团队为你解读工伤赔偿中单位责任的细节,保障你的合法权益。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