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仲裁 > 仲裁受理后公司注销了怎么办

仲裁受理后公司注销了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12 · 2054人看过
导读:仲裁受理后公司注销情况复杂。一般公司在仲裁时注销,由清算主体承担责任,需清理包括仲裁裁决债务在内的公司债务。若公司经合法清算程序注销,且清算财产能偿还仲裁债务,清算主体可按法定程序执行裁决;若清算程序有瑕疵,债权人可通过诉讼等让清算主体担责。后续法律处理要依具体情况确定,以维护债权人权益。
仲裁受理后公司注销了怎么办

一、仲裁受理后公司注销了怎么办

1.仲裁受理后公司注销确复杂。公司仲裁时注销,通常由清算主体担责,需清理公司债务,含仲裁裁决债务

2.若公司注销经合法清算程序,清算财产能偿仲裁债务,清算主体可按法定程序执行裁决。

3.但若清算程序有瑕疵,致债权人利益难保障,债权人可通过诉讼等方式,让清算主体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等。

4.总之,需依具体注销及清算情况确定后续法律处理,以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

二、仲裁受理后公司注销,权益维护法律途径是啥

仲裁受理后公司注销,可采取以下法律途径维护权益:

若公司注销前依法进行清算,可追加清算组成员为被申请人,要求其在接收财产范围内承担责任。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清算组成员有义务妥善处理公司未了结事务,包括仲裁相关事宜。

若公司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可要求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控股股东,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公司债务承担清偿责任。

还可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院判决明确责任主体赔偿责任。在诉讼中要提供仲裁相关材料及公司注销的证据,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三、仲裁受理公司注销后劳动者权益如何保障

公司注销后,若债权人权益未获清偿,可这样保障:

若股东存在出资不实、抽逃出资等情况,债权人可要求股东在未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公司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股东或第三人在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时承诺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债权人可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清算组成员若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公司或债权人造成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

债权人可收集证据,与相关责任主体协商,协商不成则可向法院起诉维权。

当我们探讨受理后公司注销了怎么办这个问题时,要知道这并非没解。即便公司注销,仍可通过多种途径维护权益。比如,若有公司股东存在未依法清算就注销公司等情形,可要求股东承担相应责任。另外,也可查看是否有其他关联主体能承担责任。但具体情况较为复杂,需要依据详细的事实和法律规定来判断。你是否遇到了受理后公司注销的棘手情况呢?要是对后续该如何操作、责任认定等还有疑问,不要迷茫,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拨开迷雾,给出精准有效的解决方案。

网站地图
更多

劳动仲裁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仲裁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