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工资福利 > 工伤本人工资计算标准是怎样确定的

工伤本人工资计算标准是怎样确定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01 · 1028人看过
导读:工伤本人工资计算标准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一般指工伤职工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计算时,若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按300%计算;低于60%,按60%计算。文中举例说明不同情况的计算方式,该标准用于确定工伤赔偿多项待遇,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工伤本人工资计算标准是怎样确定的

一、工伤本人工资计算标准是怎样确定的

工伤本人工资计算标准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一般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计算时,若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若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例如,某职工月缴费工资为5000元,所在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为4000元。其本人工资即为5000元。若另一职工月缴费工资为3000元,所在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为4000元,那该职工本人工资则按4000×60%=2400元计算。此标准用于确定工伤赔偿中的多项待遇,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

二、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计算标准如何定

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计算标准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确定。一般来说,职工因工伤需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原工资福利待遇”指正常出勤情况下,应享受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全部工资收入。实践中,计算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以工伤职工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来确定;若工作不满12个月,则按实际工作月数的平均工资计算。二是按劳动合同约定的正常出勤月工资来确定。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12个月。

三、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计算标准如何确定

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计算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确定。一般来说,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原工资福利待遇”指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待遇,包含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实践中,计算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以工伤职工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来计算;若工作不满12个月,则按实际工作月数平均工资计算。二是劳动合同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的,按约定数额计算。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12个月。

当探讨工伤本人工资标准是怎样确定的问题时,除了了解标准确定方式外,还有一些相关问题值得关注。一方面,工伤期间工资发放的时长是个关键,一般停工留薪期内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但停工留薪期是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情等因素来确定的。另一方面,确定工伤本人工资标准后,对于后续赔偿金额的计算也至关重要,不同等级的工伤对应不同的赔偿比例和项目。你是否遇到过工伤相关的困扰呢?如果对于工伤期间工资发放时长、赔偿金额计算等和工伤本人工资标准相关的问题还有疑问,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解惑。

网站地图

劳动纠纷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工资福利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工资福利最新文章

遇到工资福利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