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争议 > 劳动争议处理的一般流程包括哪些

劳动争议处理的一般流程包括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5.27 · 1795人看过
导读:劳动纠纷处理可以先选择和解,若和解不成,可申请调解,由专业机构介入。若调解未果或被拒绝,可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若对仲裁结果不满,可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仲裁并非诉讼的必经程序,只是在某些情况下,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和准备。
劳动争议处理的一般流程包括哪些

一、劳动争议处理的一般流程包括哪些

对于劳动纠纷的处理,通常遵循以下基本步骤:

首先,双方当事人应当就此进行协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试图运用自身的智慧以友好和解来解决问题;如果在协商过程中无法达成共识,则可以选择申请调解,此时应当由诸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之类的专业机构给予调停。如果调解不成功或者相关当事人拒绝调解,那么接下来就是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这也被视为法律途径的第一步。倘若对仲裁结果感到不满或者存在异议,申请人有权将案件提交至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进行诉讼,然而在此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到,劳动仲裁往往是劳动诉讼的必经环节以及提前做好的准备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劳动争议处理的主要途径包括

在针对劳动纠纷展开处理的过程中,主要采取如下几种途径:

首先是由争议各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

其次,可以邀请相关的调解组织进行调解以寻求共赢的解决方案;

此外,若双方未能达成共识或其中一方对此不满意,则可根据法律规定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以仲裁解决该项争议;

最后,对仲裁裁决持有异议的一方可依法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进一步解决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三、劳动争议法院诉讼时效能延长吗

关于劳动争议诉讼时效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我们应该遵循现有的法律法规,不能随意地予以延长。依据相关法条的明确规定,劳动者针对劳动争议提起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在此,我们需要对仲裁时效的起算点进行明确,即自当事人知晓或者应当知晓其所享有的权利遭受侵害的那一刻开始计算。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形下,例如遭遇不可抗力因素或者其他合理的理由,导致当事人无法在既定的时效期限内提出仲裁申请或者打的诉讼请求,此时仲裁时效便可依法予以暂时中断。待到引发仲裁时效中止的缘由得以消除之后,先前暂停计算的仲裁时效期限则将会重新开始计算。特别值得各位关注的是,在提起诉讼时效中止的主张时,务必具备充足的证据以及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定事由作为支撑,并且由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与认定。如果您认为自己面临着类似的特殊情况,那么强烈建议您能够迅速地收集并保存好有关的各项证据,以便更好地保护您自身的合法权益。

劳动纠纷处理:先协商和解,不成则申请调解,由专业机构如调解委员会介入。调解未果或拒调,可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可诉诸法院。注意,劳动仲裁是诉讼前的必经程序及准备。

网站地图
更多

劳动争议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争议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