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关系 > 离职与辞职哪个对劳动者有利

离职与辞职哪个对劳动者有利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26 · 5169人看过
导读:员工辞职和辞退分别代表不同情境,难以简单比较哪个更有利。辞职是员工主动提出,需单位同意,不享受经济补偿;而离职范围更广,包括辞职、合同期满和辞退等,但并非所有离职都有补偿。辞退员工时,企业必须遵守法律,支付合理赔偿。员工自愿离职,企业则无需赔偿。用人单位应避免强制或施压员工自离,否则需承担后果。
离职与辞职哪个对劳动者有利

一、离职与辞职哪个对劳动者有利

对于员工而言,辞职与辞退分别代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事情,无法简单地进行抉择哪个更为有利。在辞职这一情形中,劳动者通常会主动向用人单位提出要求,经得该单位同意后方可离去,在此过程中,劳动者并不享受经济补偿之福利待遇;而离职的涵盖范围则相对广泛得多,其中便包含了辞职、劳动合同期满终止以及辞退等多种情况,然而并非所有类型的离职都伴随着经济补偿的产生。当涉及到辞退员工之时,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我国现行的各项相关法律法规,支付合理赔偿款,但如果是由员工自行选择离开公司,企业则无需承担任何经济上的赔偿义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用人单位应秉持公平正义原则,避免以任何方式强制或施压员工以自离形式离开,否则仍需对由此引发的相关后果负责。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离职与辞职有什么区别

1、在法律定义上,“辞职”必须由劳动者主动启动和推动,从而实现对劳动关系的解除,而“离职”仅能表明劳动关系已经解除,但并不能明确具体由哪一方提出这个动作。

2、所谓的“辞职”,主要是指劳动者单方面向雇主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关系的明确意愿与申请行为。相比之下,“离职”更倾向于描述个人从现有职位、岗位上离开,同时意味着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或者劳动合同已经正式解除了,因此,“离职”包含了“辞职”在内。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员工辞职与被辞退的状况各自呈现出不同的境遇,因此在对两者进行恰当的比较时,其优势与劣势并不容易明确判断。员工主动提出的辞职过程中,需要得到雇主的批准,并且在此情况下,员工将无法获得任何形式的经济补偿。然而,离职这一概念所涵盖的范畴更为广泛,其中既包含了员工主动提出的辞职行为,也包括了合同到期以及被辞退等多种情况。然而,并不是所有类型的离职都能够为员工带来相应的经济补偿。当涉及到辞退员工的问题时,企业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向员工支付合理的赔偿金。如果员工是出于自愿选择离开公司,那么企业就没有义务向其支付任何形式的赔偿。作为雇主,应当尽量避免采取强制或者施加压力的方式迫使员工自行离职,因为这样做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

网站地图
更多

劳动关系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关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