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名誉毁谤 > 未成年故意诽谤污蔑他人罪怎么处罚

未成年故意诽谤污蔑他人罪怎么处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22 · 1738人看过
导读:离职日期应填写最后一个工作日。离职后,用人单位需开具证明文件,并在15个工作日内处理人事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接。如需提前离职,劳动者应提前30天向用人单位书面申请,试用期员工提前3天报备即可。
未成年故意诽谤污蔑他人罪怎么处罚

一、未成年故意诽谤污蔑他人罪怎么处罚

离职日期应具体填写在职期间内的最后一个工作日。

当事人自终止或解除法定劳动合同时起,用人单位有责任及义务向其开具相应的证明文件,并且在法律规定的十五个工作日内,妥善处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以及社会保险关系的转接事项。

在此基础之上,如果劳动者欲提前离开工作岗位,必须亲自采用书面形式向所在的用人单位提出申请,而期限则为三十天。

若该员工正处于试用期之中,只需提前三个工作日报备公司即可,同样以书面形式提出辞职请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

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二、未成年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如何判

未成年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判刑情况如下:

一、如果该未成年人年满十四周岁的,则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量刑范围内量刑,但应当从轻、减轻处罚。

二、如果该未成年人不满十二周岁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三、如果该未成年人年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则只有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才追究刑事责任,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量刑范围内量刑,但应当从轻、减轻处罚。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未成年故意诽谤污蔑他人罪怎么处罚”,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名誉毁谤相关

  • 498次阅读
  • 1、恶意辱骂诋毁别人构成侮辱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镑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
    2024-02-29 1157次阅读
  • 2023.03.28 2507次阅读
  • 306次阅读
  • 诽谤罪的判断条件如下:犯罪主体为普通民众,需有蓄意为之的意图,侵犯对象为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在行为上,须故意捏造并散播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信息,且情节须达到严重程度。满足这些条件,则可能构成诽谤罪。
    2024-05-22 1165次阅读
  • 2023.03.01 197239次阅读
  • 470次阅读
  •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2024-02-23 1331次阅读
  • 2023.03.12 41186次阅读
  • 44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名誉毁谤最新文章

遇到名誉毁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