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终止 > 合同终止后还能追究违约责任吗

合同终止后还能追究违约责任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21 · 1916人看过
导读:合同终止后,无法追索违约责任,关系随之消弭。但需注意,仍可能存在其他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因违约解除时,当事人可根据履行情况和协议性质请求恢复原状、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主合同解除后,抵押人仍需按担保合同承担担保责任。因此,合同解除后产生的法律效应主要是民事责任,包括不当得利返还和损害赔偿。
合同终止后还能追究违约责任吗

一、合同终止后还能追究违约责任

在合同终止之后,将无法再次追索违约责任。

合同解除的情形下,合同中所建立起来的关系也就随之消弭,因此也不会产生任何形式的违约责任。

然而,这并不代表着没有潜在的法律风险或责任,实际情况中还有可能涉及到其他形式的法律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所明文规定,当合同经由违约行为而解除时,无论是尚未开始履行的部分要求终止,还是已经完成履行的部分,都将基于具体的履行情况以及协议的性质来决定当事人是否能请求恢复原状或采用其他适当的补救措施,同时还享有补偿损失的权利。

如若合同是由于违约行为而被解除的,那么解除合同时的权利人有权利向违约方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除非当事人之间另有特别约定。

一旦主合同解除后,即使抵押人对于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已经完毕,但他仍然必须依照担保合同中的特别约定继续承担担保责任。

因此,由上述法律条款能够明显看出,合同解除后,其所引发的法律效应并非是呈现出违约责任,严格来说,其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民事责任,其中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关于不当得利的返还责任和对于受损财产进行赔偿的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合同终止后能否解除合同

合同终止之后不需要解除合同了。合同终止是指因发生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况,使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使合同的法律效力终止。因此合同终止时候,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归于消灭,不再具有法律效力。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合同终止后还能追究违约责任吗”,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网站地图

更多#合同终止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合同终止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终止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