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国家赔偿 > 取保候审国家赔偿适用吗?

取保候审国家赔偿适用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1 · 1663人看过
导读: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取保候审国家赔偿适用吗?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取保候审国家赔偿适用吗?

一、取保候审国家赔偿适用吗?

取保候审是不适用于国家赔偿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取保候审期间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问题的批复》,在取保候审期间人身自由虽受到部分限制,但实际上没有被羁押,根据《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宣告无罪后,取保候审期间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国家赔偿中的刑事赔偿主要是计算被羁押的时间,也就是被刑事拘留期间。

二、《国家赔偿法》对于国家赔偿的规定

第三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

(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

(三)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四)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五)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

第四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

(二)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

(三)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

(四)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第五条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二)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三)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节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

第六条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

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

受害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其权利承受人有权要求赔偿。

第七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被授权的组织为赔偿义务机关。

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撤销该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第八条经复议机关复议的,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但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复议机关对加重的部分履行赔偿义务。

在司法实践中,国家赔偿的条件在法律上是有明确规定的,但不包括取保候审的情况,因为取保候审的办理不存在羁押当事人的情况,并且当事人是可以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自由的民事活动的,所以是不存在国家赔偿的。

希望通过上面文章中的法律知识,应该已经帮助您解决取保候审国家赔偿适用吗?相关的法律问题了。其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就能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去解决了。我们还整理了很多其他法律方面的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网站地图

更多#国家赔偿相关

  • 341次阅读
  • 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手段,与国家赔偿无必然联系。仅当司法机构侵害当事人权益且满足赔偿要件时,才可能引发赔偿。如公安违规执行取保候审造成损失,当事人可依法请求国家赔偿。合法执行则通常不涉及赔偿。
    2024-05-27 900次阅读
  • 2023.03.03 1323次阅读
  • 364次阅读
  • 我国政策严肃强调,理应积极提倡并广泛施行取保候审制度,以充分维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人权,大大降低羁押数量,高效合理地利用司法资源。所谓“取保候审”,实则是指在最大可能避免干扰刑事诉讼进程的大前提之下,允许嫌疑人或被告人身处其外,继续正常开展日常生活活动的一种强制性手段。
    2024-06-06 1375次阅读
  • 2023.05.29 1282次阅读
  • 321次阅读
  • 二审程序是否适用取保候审,应视案件具体情况而定。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获取保候审。二审时,若被告人满足条件且一审已获批准,法院可视情决定是否延续。若一审未实施,二审法院需审慎考虑案情及法律规定,做出相应决策。
    2024-05-27 1297次阅读
  • 2023.05.25 1157次阅读
  • 48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国家赔偿最新文章

遇到国家赔偿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